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亮学生的数学生命

sansa2025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亮学生的数学生命

  一、数学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可从两方面入手:

  1.1培养学生边看边听的习惯。教学中的知识重难点及关键部分,要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并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运算演示过程、重难点板书内容等。学生的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得到共同发展,并逐渐养成注意听讲的习惯,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得轻松又愉快。[1]

  1.2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边听边想,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有不同的想法时,要主动举手提出,学会主动学习。对于学生的提问,我总是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爱上数学课,认真看、仔细听,会思考,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运算习惯

  计算、运算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思想方法,是解决生活、学习、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运算习惯的黄金阶段,一旦形成较强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1.加强口算、估算训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

  计算教学是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主要内容,运用科学运算原理,进行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我利用课前的短暂时间,给学生报20道口算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或1位数),两位数加减1位数进退位或不进退位,和一道10个几的连加、连减。这样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为后面学习乘除法的意义打下基础。为落实训练,我在班上建立合作小组,每组5-6人,每个学生轮流担任小组长。训练时间到了,组长发《口算本》,我报口算题,学生写,然后我批改小组长的本子,小组长批改组员本子,每天人人过关。这样坚持训练,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口算速度、正确率大幅提高。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提高口算能力的同时,我还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了“估算”能力的培养。不时失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鼓励算法多样化。

  2.注重理解计算、运算法则

  学生计算、运算出错的原因之一是对计算、运算法则理解不准确。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法则的文字表述,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算理、法则形成过程,体会计算方法、步骤,再总结方法,认识法则,并展开对算理、法则的运用。

  如:教学“100以内笔算加减法”,学生通过摆小棒,知道“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列竖式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在此基础上,进位加突出个位满10向十位进1;退位减突出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作10再减。最后总结出“从个位加、减起”的计算法则。

  三、多动脑思考的习惯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一旦养成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就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1.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中。我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有层次的追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产生爱学数学,乐意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

  2.利用形象的教具、学具,制作必需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照,找寻规律,逐步形成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认识数学图形,理清数理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和公式。

  四、独立做题习惯

  作业练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1.作业要求具体明确,即作业做到认真、准确、完整。

  2.指导学生仔细审题。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我在指导审题时,让学生寻找题中特点,思考计算方法,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审题即思维,学生审题能力不断提高,成功感就越大,对数学学习就越有信心。

  3.指导准确、规范的作业书写。作业书写格式很重要,一定要规范,能自动检查、订正。鼓励学生认真写作业,提高正确率,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2]

  4.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5.控制时空,适当约束。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学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6.偶有偏离,及时调整。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监督,发现偶有偏离,立即做出调整。比如,发现字写得不规范了,发现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了,发现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古人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亮学生的数学生命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探究――以广外云山勤工为例

    一、 前言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竞争与挑战的需要,与高校改革和发展、就业难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问题密切相关。但如何构建高效的教育实践基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系统工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89-02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实践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中西方思潮相互碰撞,真假难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01-01 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英语阅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但在传统的高中阅读教学中,只是单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文字不能转化作感受,不能由抽象的文字转化作想像的内在感受。这是由学生的感受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自然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力就不能唤起内心世界的冲动。所以对美的内在感受里是需要培养的,要是他变得敏锐起来,对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是历史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了平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有效载体。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要求,只有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发掘并阐扬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