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sansa2025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一、高校经困生帮扶工作的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困难

  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帮扶工作的前提,目前高校对于认定经困生的工作多采用申请加审核的方式,学生自愿提交申请并上交材料,学校对学生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以确定帮扶对象。但这种认定方式存在一定的瑕疵,其中不少本身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自尊心等原因不愿提交申请,还有一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同学贪图经困生帮扶资源,故而假开证明,挤占经济困难学生名额,这也就导致了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经济困难学生名不符实的现象。

  (二)部分经困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相比,少数同学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自卑是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典型心理特征,也是他们心里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会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许多经困生与普通同学相比,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敌对,虽然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吃苦耐劳精神,单他们的内心很脆弱,他们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o法真正融入到身边群体当中,形成自我封闭,有力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等弱点。经困生的精神压力非常大,感到焦虑,难以表现应有的青春活动、缺乏自信、勇气,破坏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三)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就业环境严峻

  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因成长环境贫困,因此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组织协调方面、实践创新方面普遍较差,并且对就业工作环境、薪酬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期望值过高,有些经困生在择业中畏惧竞争,急于求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比常人更加无法承受,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与魄力。他们多数选择毕业直接就业。在诸多原因之下,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是高校经困生帮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

  (四)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层面以及学校层面对经困生帮扶力度和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和国家关怀和社会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业、但是,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将得到的资助视为理所应当,是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故而自己无需感谢任何人,他们将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资助看成是自己应得的以贫困为借口,生活上过于依赖资助,不思进取,学习得过且过,自主意识不强,而且这部分同学如果没有获得相关的资助,不但不会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原因,反倒怨从心生。

  二、经困生帮扶工作的解决方法和几点建议

  (一)保证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公正性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以进行帮扶,从而保证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其中,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工作是对经困生资助的重要前提,关系到学生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要格外重视公平、公正、公开以及程序原则,要严格遵循相关资助政策和评定程序,精心研究、反复讨论,综合各方面建议及意见,确保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将国家的资助真正落实到家境确实困难、学习优秀的同学身上。每学期相关的学生工作人员都务必及时更新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库,适时家访,摸查学生的家庭经济动态情况,实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互结合。

  (二)加强对存在心里问题的经困生的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及相关教师要不定时地同经济困难学生交流思想,深入了解每个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理负担,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心理。学生工作人员要及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析和开导他们因为家庭经济贫困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鼓励他们敢于直面现实中的困难,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对于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经济困难学生,则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另在平时对这一部分同学重点关注。

  (三)努力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引导贫困生客观认识自我,全面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清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最终帮助贫困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就业指导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我们要指导他们降低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帮助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这样将有利于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贫困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开展教育辅导和实践培训,帮助贫困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目标。

  (四)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我们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正确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们的教诲之恩、他人的无私帮助之恩、祖国的大力培养之恩等出现在生活中的各种恩惠抱以感恩之情。对经济困难学生加强感恩教育,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父母所给予的生命、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还是朋友所给予的友情以及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帮助,都应满怀感恩之情地去认知、去回报。在资助中加入感恩教育环节,开展感恩专题讲座、榜样宣讲会,塑造典型,并作为感恩教育不错形式来开展,形成长效机制,产生感情共鸣,从而形成他们的内在品质。

  浅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图书馆管理员如何利用馆藏资源指导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一、当代图书馆特点 1.资源丰富,专业化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密切,高校作为选拔人才和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对于外文优秀期刊、图书以及数字化资源大量引进,也有了质与量的飞跃。而图书管理员作为整个图书馆的合理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几项重点

    大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性很高的管理艺术,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管理科学。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懈的努力,不停地去完善和提高。在落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更...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述评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5年7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特别强调了“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必须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得他们遇到了无法应用个人能力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给这些大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这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打...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改善效果

    时间就是生命,人们常以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分配时间。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背负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用所学建设国家,服务于社会的重任。而在大学校园生活中,许多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总是表现出懒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快乐学数学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一般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乐中又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能运用的一切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以下方面来说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