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谈高职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学生职业能力

sansa2025

  谈高职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我国仍沿用教师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来开展高职教育;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以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只能自己重新摸索获得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这种传统的分离式高职教育模式不仅无法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而且将阻碍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高职信息化教育有了积极的进展,才使得高职教育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业者在劳动中顺利从事和完成某一社会职务的工作任务、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专业与非专业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高校生在专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技能培养,专业课教学必须以培养高校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就是当前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而非专业能力比较宽泛,对于高职教育来讲,高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是每一位高校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非高校某一专业所特有的,学习发展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社会责任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都属于非专业能力的范畴。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因此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非专业能力事关人的工作和生活,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教育期间也是高校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成型的阶段,非专业能力教育是高校生步入社会以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前提,对于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应该将非专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教育一视同仁。

  2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信息化教育是基于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现代化进程,高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推行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推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顺利与社会对接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人才。

  2.1 专业内容的前瞻性

  高职院校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深入市场调研,根据社会需求设计专业内容。现阶段,随着高职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延伸,数字化资源已比比皆是。前沿的空间信息资源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专业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可选性。作为专业课讲师,要善于学习,擅用各类信息资源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时刻以前沿信息资源充实自我,这样才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全面、时新的专业知识,促使其自主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 情商开发的多样性

  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为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诸多便利。心理学教师可以利用广博的空间资源,探索出一种有效的途径解决高校生心理问题;通过QQ、MSN等信息化交流平台与全世界优秀的心理辅导师建立联系,从交流中汲取知识;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与同龄人、心理咨询师自由交流心理方面的问题,向其寻求帮助,还可以阅读与自己心境相符的文学知识来排解复杂的心绪,通过适时的沟通和交流释放学习压力,进而找到一种与自身特点相符的应对挫折的方法途径。

  2.3 创新能力的可开发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恰恰是衡量其职业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其奉献社会、实现未来价值的核心所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立足专业知识自我发现,加上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实践教育才逐步形成的。目前,信息化教育在高职院校得到了普及,在为广大师生带来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和新发明的动力和线索的同时,知识的更新、灵感的挖掘、方法的提炼等都能得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知识融汇其中,让传统的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模式变为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生动地、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这是信息教学模式下情境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好处达到其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随着信息化平台的逐步成熟与确定,一方面,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将得到无限填充,对学生迅速适应岗位、融入社会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给社会输送了更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谈高职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学生职业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