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谈通过音乐教育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sansa2025

  谈通过音乐教育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每个人都知道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的修养,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必然是神圣的。具有普遍性的是:在注重艺术教育的的同时,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把其中蕴含的美好的元素转化为正确的能量,输送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培养成美的发现者、传播者。

  一、音乐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意义

  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专业性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中学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一线教师,认真把握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依托教材及大纲要求,以歌唱、器乐、舞蹈表演、欣赏等实践形式,从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乐谱等资料,启发学生带着自主学习的期待和新鲜感步入音乐的圣境。体验音乐的同时感知、理解音乐的美;在音乐作品的感召下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接受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的的音乐艺术情感。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强加于学生的生硬的教条和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更便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接受。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

  二、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传播正能量

  (一)音乐教育要适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在音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音乐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最大特点是通过音乐语言和表达元素,达到热爱祖国、完善人格、崇高精神的境界。时代在变,我们的思想也要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领悟音乐的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教材和一些影音资料,如搜索收集一些反映时代背景、表现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这类作品数不胜数。通过我们日常的音乐教学和活动创设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感受传播“真善美”的使者。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规模多么宏大,主要是作品能反应社会背景、表现时代的主流、对学生能起到振奋精神的影响力。各个时代都不乏一些优秀的极具号召力的音乐作品,例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和后来又诞生的这部作品的姊妹篇《二十年后再相会》,都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所创作,两首歌曲以其欢快热情的旋律,曲调明朗、风格新颖,激励当时的新一代年轻人热爱生活、催人奋进,而且两首歌曲都极具时代的特征,所以都被广泛传唱。作品《祖国颂》、《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也都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我们要利用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些伟大而极具生命力的不朽作品、这些灿烂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学做真人”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传递健康的正能量。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潜心感悟和自我总结,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得以升华。因此,通过这些音乐题材的教学,充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净化心灵,促使学生感奋觉醒,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并为更好的将来而勤奋刻苦学习,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出动学生的内心、感染学生

  音乐教育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根据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教学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就是根据中学生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及目标兴趣,自己选择将来所要发展的方向是要向理论学术方面努力还是经过学习直接进入实践操作阶段,即学术型和实践型两大类别。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利用教学阵地对学生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态度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并将这个目的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音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比拟的,作为音乐教师对各类型的音乐作品也不能说是非常熟悉并准确把握,所以有时我们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学习。就如《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尤其表现在通俗音乐方面,更易形成师生互学互教的学习氛围,这就必然能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那么在众多形形色色的作品之中,我们就应通过比较和鉴别之后有所选择,甄选出一些优秀的、被广泛传唱的励志歌曲,如:歌曲《我相信》激励、带动学生要在生活中充满阳光、充满自信的对待自己的一切;歌曲《父亲》感染学生要知道感恩上一辈的用心良苦、激发中学生学会担当、对社会对父母有责任心。……正确运用这些优秀的音乐元素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抉择和人生观起到正面的影响。

  三、学无止境,注重榜样的力量不断学习

  对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才是完整的教育,就如同我校的办学理念:“点燃孩子们生活的的希望,引导所有的孩子学做真人”。做到这两个方面,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用心教育每一个和我们有师生之缘的孩子,事无巨细、以身作则,随时都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带动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我们要始终坚实终身学习的态度,“学高为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育生涯后劲十足;“身正为范”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乐乐”的思想、行为去感染带动学生。

  总之,让我们肩负起音乐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使之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利用音乐语言的奇妙和它独特的魅力,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谈通过音乐教育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和谐意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情趣研究

    国家教委《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要求,它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校大学生除去在教室的上课时间外,相当多的时间、空间都集中在学生社区,学生社区已经成为了学生主要的生活圈子,这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最现实的实际状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首次得到应用是1998年,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率先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0年后,一部分观点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不成熟,因而在2001年...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16 班的郭超。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着、果断,能够顾全大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主席。”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将尽全力完成学校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判断、分析事物,运用合理、科学的逻辑方法,能够将自身的思维过程准确、条理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和生活中,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有效、科学、合理地使...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