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

sansa2025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

  当前高校注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据此目的,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模式都发生了较大革新,将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社会服务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重视将知识传授,理论学习向实际运用上转变,将研发成果快速转产,或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用创业促进就业。高校需要通过不断研讨与实践,摸索出符合当前高校情况与社会环境的教育路径,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高校教育目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当前社会愈发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责任。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社会需要创新型企业,两个原因推动了高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向创新领域发展,运用大学生强大的知识技能,理论基础为创业活动注入新鲜活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将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注重知识转产,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新创业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

  (一)要考虑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教育的基础建立在学生自身自由的创业需求上,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创业方向和自身专业背景;其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要注重实际应用,具备务实精神,要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授给学生;再次,创新创业相关教材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服务于学生,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创业实践,将自身经验教授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为学生积累创业的思想理念,知识技能和创业经验,提升学生自身创业技能,为创业企业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提供经验指导[1]。

  (二)考虑学生创业需求现状

  根据大量的研究和调研得出结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希望接受创业培?的占三成以上,具备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学生达10%,创业潜质较好,创业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的学生占5%,对于毕业一年至三年的创业学生进行调查,创业成功率约为1%,要根据大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高校要关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

  传统高校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实验室配置以及师资配置都是为了培养适合一定职业方向的人才,向以创新创业教育方向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转变,还需要一段时间。高校也要看到有很多学生是不适合创业的,将教育教学重点转向仅占一成的创业需求学生,容易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就业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选择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一)做好创新创业普识教育

  普识教育是高校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置的基础课程,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在本科教学的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一般学校设置20课时左右,主要作用在帮学生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介绍当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学生认识创业环境,创业流程,规避创业风险等内容。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创业条件与创业能力进行评估,有一个清醒的了解,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为进行创新创业专修课程提供基础条件。

  (二)创新创业专修教育

  专修教育面对的是创业潜质较好,创业兴趣浓厚,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高校开展约48学时的专修教育课程。专修教育要通过面试方式,寻求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创业能力测评等方式来选择学生,以实际经验教学为主,培养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好创业准备,协助学生理清创业流程,为学生提供新企业管理和应对创业风险等部分的内容。高校可以与学生共同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专修教育要为学生培养具体的创业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创业能力,将创业经验教授给学生,为实际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三)项目孵化工作的推动

  高校选取部分可操作性强,可行性强的项目移植到孵化园中进行项目孵化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萌芽到成活,再发展壮大需要项目孵化工作的帮助。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园需要做到:活动场地与相关设施的建设;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会,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帮助;组建孵化项目的管理部门,审核学生创业项目是否符合移植入孵化园的条件,管理学生创业资源;扶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创业活动提供政策支持。通过这些孵化工作,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并积累前期运营基础。

  (四)移植入社会

  当新企业的运行步入正轨,条件成熟后,就可以移植入社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移植入社会之后,导师与管理团队要持续跟踪,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支持,在两年之内对新企业进行扶植,帮助新企业顺利成长。学校应该与社会团体紧密联系,当导师与管理团队完成扶植工作后,可以通过社会团体持续关注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长期帮助。高校也应该与创业学生保持长期联系,邀请他们回到学校进行创业指导,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对于在校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当前高校来说是重要的关注项目,社会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高校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高校应该积极为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建立必要的公共设施,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学校应该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无偿为学生提供创业所学的知识基础,包括普识教育和专修教育,为学生提供经验和实践支持。随着高校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必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教学改革资助项目(2015LSJG12)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声乐课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深层次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练习任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声乐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的情况。当同学们兴趣浓厚时,在课中就会表现出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

    引言 小学是一名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数学这门学科会贯穿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可数学,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其知识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也常常困扰着学生的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符合学校校规章程的自发性学生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通过社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学”、“行”、“锲”,共圆少数民族艺术类大学生的青春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8-02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亲切交谈,鼓励青年们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阐述

    在素质教学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基本状况...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