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sansa2025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2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的提高,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真正将学生摆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利用学生求知的需要,合理诱导,才能培养起学习兴趣,形成原始的学习内驱力,当这种兴趣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时,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才会变为可能,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1 情境引导。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提出自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以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时,可以开始播放从地球起源、生物的出现、人类的出现及演变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然后教师提出在人类出现到成为现代人的一百多万年中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奇闻趣事引导。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自学内容,讲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以及生物规律发现时引发的小故事。如在自学生物探究的一般过程时,先给学生讲述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之前人们对于肉汤腐败原因的各种争论的故事等,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辩证的思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学的积极性,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态度的教育

  1.3 实验引导,特别是趣味小实验或是小魔术。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获得概念和规律与实验有密切关系,应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爱好。如在进行《人体内气体的交换》授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拿出两个同样的清澈水透明的玻璃瓶。用一根吸管向其中的一个瓶内吹气,清澈的水逐渐变浑浊了。我让同学们向另一个瓶中吹气却怎么也不发生变化,在同学们的惊讶中开始了这一节课的讲授。要重视每个演示实验,课前做好周密预备,上课时认真演示,让每个学生做好观察,并教给学生怎样观察实验的方法。

  1.4 及时评价,以评促导。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引导自学,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如可利用测评进行引导,但利用测评引导自学时,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自学后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疑难大的地方,不再面面俱到,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试,这样自学较认真的学生和不认真自学、甚至不自学的学生的成绩就明显拉开了,使认真自学的学生感到"合算",不认真、甚至不自学的学生感到"失算",从而刺激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2.创新教学手段,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2.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即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初中生物课本,有作解释、说明的文字语言,有由插图、照片等构成的图像语言,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基本知识重点读,对于基本生物概念、生物学规律要逐字逐句的读,对其中重点字句要深入领会、准确理解,注重要害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难点内容反复读,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顾及上下文,切忌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易混概念对比读,使之清楚,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本质;文中插图认真读,插图以简明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科学的情景,内涵丰富,切不可轻易放过。通过阅读课本,把握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知识内容。

  2.2 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生物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也要要求学生精读课本,借鉴"圈、点、划、批、摘"五字读书法,且每节课自学的过程严格按"初读圈、点、划,再读搞批、摘,合书先回忆,明白再做题,逐题明对错,有错细寻因"的先后顺序进行。学生形成这一习惯后就能提高读懂教材并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的准确度,为自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其从他人成功的学习方法中吸收养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特别要重视"自学方法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上好自学课的先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自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自学方法。

  3.动手操作体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恰当的动手活动,能变隐为显,化静为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明白动态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深刻性。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课标要求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制作"、"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等探究活动一定要落实到位。教师应创设引人的情景,提供适当的线索及方法,鼓励学生广开思路,设计多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动手操作的体验,开展探究活动,使这些活动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失败与成功的体验中发展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全书就是一章内容《生物圈中的人》,因此非常容易在课堂上开展活动。如在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感受一下这个动作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时,让学生做深呼吸的动作并将双手分别放在胸部和腹部,体会一下胸腔和腹腔的运动与呼气和吸气的关系;又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节时,通过学生游戏:"拍手"和"抓手"、缩手反射和"看到解剖针就害怕"以及分组完成膝跳反射的测试,学生就很容易领悟出反射的概念。再如,在关于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分别通过实验探究的操作活动,比较出楼层高矮、雨天前后、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等条件下尘埃粒子的数量。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同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自主学习的信心大大增强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学习变成了主动完学习。自主、开放的学习模式,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为"减负提质"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把学生引进门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家只有感兴趣,才会有不断钻研的热情和恒心,才会有所发现。同样,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会有不断攻克难题的耐心,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才会一步步更深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18-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要目标。素质教育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177-04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i...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竞选学生部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感觉很高兴,不仅为能参加这次竞选而荣幸,更为大家那对我充满信任的眼神而自豪。 我是高一(17 班现任班长罗杰,开学后加入了生活部,也在其他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快速认定心理异常学生的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79-02 Abstract: To quickly identify student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s...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激励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自主管理中的运用

    (一)理论分析 激励理论分为多种,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有效的分类和选择。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