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sansa2025

  浅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64-01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认识不到位

  国家近些年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高校也开设了相关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基本停留在尝试、摸索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思路也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方面,教育思路基本也停留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课程体系,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但高职院校领导、职能部门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也都做为选修课,使得教育的受众面非常窄,出现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思考意识和探索,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

  2.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是理念、实践、理论、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既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然而,各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相当薄弱,多数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辅导员、老师以及思想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创新创业受训背景,更没有过创业的经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和意识。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报告、创业竞赛的指导上,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创业报告的火爆,主要源于创业激情的共鸣,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创业的渴望和理想。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情绪化、表面化的教育,缺乏持续性的作用。效果来得快,去得也快。实践证明,这些轰轰烈烈的活动,很难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致使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大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之余能接触到来自社会各方面更多的信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都在发生着变化,对既有世界的认知和观点也有不同看法,多数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全新的想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适应个体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下面本文就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分析。

  1.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保障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课时,创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实施创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对创业活动的准备和积累。学校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模式,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案例驱动等多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观性,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实践中磨练人

  “工作创新,岗位创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TRIZ杯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学,让学生做到努力学习、积极实践、锐意创新、勇于创业。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创业。

  3.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平台,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领域进行创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高职院校既可以深入到经济发达地区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基地,并可和企业之间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掌握实践经验,并可更加紧密的贴近市场和企业,培养自己敏锐的市场眼光,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化交互性学习,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F代化的管理技能,让学生更好的贴近企业,感受市场的动态变化。

  4.加强学校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学生较本科学生相比虽然高考成绩较低,学习能力较差,但普遍爱动,活泼开朗,拥有热情,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高职院校要加强社团建设,将创新创业融入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比赛和课堂上教授这种浅层形式上,例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管理与组织、一种报纸或刊物的设计与构思、一次公共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一种新观点的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法的设计等,都可以是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校风、学风、精神阐明创业理念,利用相关媒体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三、结束语

  在全国家、全社会都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应创新教育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尤其加强重视,提高辐射面,做好与专业的衔接。探索出符合自己校情和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路。

  浅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和谐意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情趣研究

    国家教委《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要求,它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校大学生除去在教室的上课时间外,相当多的时间、空间都集中在学生社区,学生社区已经成为了学生主要的生活圈子,这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最现实的实际状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谈通过音乐教育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每个人都知道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的修养,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必然是神圣的。具有普遍性的是:在注重艺术教育的的同时,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把其中蕴含的美好的元素转化为正确的能量,输送给学生。在这一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首次得到应用是1998年,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率先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0年后,一部分观点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不成熟,因而在2001年...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16 班的郭超。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着、果断,能够顾全大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主席。”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将尽全力完成学校领...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