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sansa2025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1;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38-01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此时期的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质量,因此,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更是最好的老师,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所有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此,新课改明确提出,当前教育的改革应当重点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辅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就小学体育学科来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在教师的动作示范与学生的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唯有切实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体育的价值。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兴趣培养的作用

  小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初次踏入校园,对于校园生活的适应尚需要时日。而体育作为一项运动课程,具有着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多以室外教学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也大多停留在“活动课”层面上,并不能深入了解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然而就体育教学的意义来说,除了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之外,还是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体能的强化与顽强毅力的养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存在的弊端已无须赘述,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要想使学生保持对体育学科的学习热情,有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格局,通过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在当前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新课改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强调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只有保证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切实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在新课改理念的作用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只有基于理念的创新,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新出路,才能有效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开展游戏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爱玩、好动实为天性使然,体育教学亦是通过对学生锻炼意识与锻炼行为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传统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多以硬性的身体活动指标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束缚,根据实际的教学指标合理设置游戏规则。比如,组织学生开展“老鹰捉小鸡游戏”等,在组织过程中告知学生游戏活动的规则,使其养成规则意识,并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此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因感受到体育课程的乐趣而“乐此不疲”,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竞技式教学模式。竞技体育是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形式,当前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竞技体育的作用下凸显着体育精神。小学体育教学中竞技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来促进学生对体育学科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有效激活学生的上进心。比如,在进行跳绳教学活动时,教师先将跳绳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要领向学生全面讲解并示范,在学生学会之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的评判标准可以对比动作的标准程度或者在限定时间内跳绳的次数等。此种竞争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更能有效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绝大多数体育运动都属于团体运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具有着相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当积极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确立来驱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升,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执行力,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亦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对此,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才能通过理念的调整切实重视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实现体育的价值。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声乐课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深层次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练习任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声乐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的情况。当同学们兴趣浓厚时,在课中就会表现出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

    引言 小学是一名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数学这门学科会贯穿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可数学,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其知识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也常常困扰着学生的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符合学校校规章程的自发性学生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通过社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学”、“行”、“锲”,共圆少数民族艺术类大学生的青春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8-02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亲切交谈,鼓励青年们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阐述

    在素质教学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基本状况...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