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继承与发展――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一点思考

sansa2025

  继承与发展――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一点思考

  随着扩招学生人数增多,高等学校发展学生员的力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党员占全党党员比例不断提高,成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是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党组织的设置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党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究构建 “纵横交错、虚实结合”多元、立体的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各个高校党组织一项紧迫任务。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常见设置模式及存在的困惑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中的基层组织,由高校党委根据学生情况设置。高校一般按照“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服务、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的原则来设置学生党组织,促使其发挥支部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领导和推动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常见的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以院(系)、年级为主体,即在院(系)设立若干综合学生党支部或在高年级按专业组织若干党支部。随着高校的扩招,在学生总数扩张,院(系)、年级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生党员比例较大提高的背景下,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支部建在班级上”,不少规模较大的高校纷纷推行班级党支部的设置模式。

  传统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院(系)设立若干综合学生党支部的模式。学生党员人数的增多,一个支部往往拥有一个党总支甚至基层党委的规模,支部成员几十甚至百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数百名,支部工作任务繁杂,放松、甚至忽略入党积极分子、近期发展对象的考察工作培养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基本上停留在党员发展一项工作上,三会一课和其他支部建设活动流于形式;二是在高年级按专业组织若干党支部。由于有年级、专业的跨度,增加陌生感。低年级基本上没有党员,支部成员基本上集中在高年级,无法照顾到中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三是支部建在班级上。将支部建在班上,增加了支部数量,党员队伍被切割分化;内部操作,导致党员发展不公正。同时,中低年级党员数量不足,不易建立党支部,高年级党支部由于学业安排,难于统一安排。

  同时,传统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难以有效延伸到普遍社会化改革后的生活园区以及占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重要部分的学生社团组织。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创新的工作理路

  如何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地设置学生党组织,确保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有效解决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常见设置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是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所在的南昌工程学院经过近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思路,构建起“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

  一是搭好“纵线”。“纵线”主要是指“校级――院(系)――班级”的垂直关系。校级设立专门负责学生党建的党的工作委员会、院(系)和班级设立相应的党组织,即搭建“校学生工作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总支)――班级(年级、专业)党支部”垂直关系。学生工作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和协调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院(系)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总支)统筹本单位学生党建各项事务;在高年级班级或专业中成立学生党支部,积极支持、配合班级或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发挥支部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纵线”是按照学生党员一般行政隶属关系建立起来的,担负学生入党启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组织发展以及入党后的教育管理责任。

  二是建起“横线”。“横线”主要是平行的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在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组织设立党的工作组织。一要在学生社区设置学生社区党的工作委员会(下简称社区党工委)、共青团学生社区工作委员会(下简称社区团工委);在每个楼栋设立了学生楼栋党的工作支部、楼栋团的工作总支部;同时,在具备条件的楼层设立党小组、团支部,搭建起新的“学校―社区―楼栋”横向服务体系。社区党工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学生工作党委的部署,负责开展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要成立学生社团党的工作总支部委员会(简称“学生社团工作党总支”),由团委书记兼任学生社团工作党总支书记。在条件成熟的学生社团中成立党的工作支部、党的工作小组,由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或党员指导老师担任支部书记。学生社团工作党总支在学生工作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生社团工作,做好学生社团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理顺“纵”、“横”关系。“纵线”的“校学生工作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学生党总支)――班级(年级、专业)党支部”与“横线”的“校学生工作党委――社区党工委――楼栋党的工作支部”、“校学生工作党委――学生社团工作党总支――学生社团党的工作支部”统一于校学生工作党委。学生党员“一种党籍两种身份”,纵向、横向交错,织起无缝、有力的网状学生党建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

  建立院(系)党总支对口分管一个楼栋、若干个学生社团的工作机制,实行组织发展对象经社区、学生社团党组织把关审核、院(系)党总支委托楼栋党的工作支部、学生社团党的工作支部培养本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双重组织生活(院系和楼栋、学生社团)、学生社区操行向院(系)通报等制度。从而使院(系)和学生社区、学生社团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信息互通,实现党的组织在社区楼栋、学生社团有效覆盖。

  本文是南昌工程学院党建课题《构建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大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继承与发展――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一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声乐课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深层次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练习任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声乐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的情况。当同学们兴趣浓厚时,在课中就会表现出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

    引言 小学是一名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数学这门学科会贯穿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可数学,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其知识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也常常困扰着学生的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符合学校校规章程的自发性学生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通过社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学”、“行”、“锲”,共圆少数民族艺术类大学生的青春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8-02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亲切交谈,鼓励青年们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阐述

    在素质教学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基本状况...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