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sansa2025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61-02

  2014年6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部在随后的相关通知中指出“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在此之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同时提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这些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关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现在高职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对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却不够。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该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对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取得好的评估效果,必须要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

  要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如何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众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遗传、环境和长期的教育多重作用下的体现。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活动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活动成功的几率。

  “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钟启泉教授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出现,使得学力问题的抽象理论争宣告终结,表明了分析性、实证性地研究学力的取向。学力论是以历来的知识、概念的逻辑认识为中心来思考学力内容的,它表明了,学习知识和概念的方法(学习方法)这一行为能力;学习的基础――动机、兴趣、爱好等的情意领域,乃至同知识背后的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的表象,统统都是学校教学应当形成的学力内容”。张玉田等著的《学校教育评价》一书中认为:“学习能力是由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技能要素构成的”。华东师范的陈玉琨教授同样认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1)知识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和健康领域。从逻辑上来讲,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教育领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换言之,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就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两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将学习能力和教育目标相结合的另一大好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依据,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获得了保障,因此是一举两得。依次层层分解得到的指标群也是系统化的。

  1956年,布鲁姆发表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大类。1964年,以克拉斯沃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发布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将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映、价值、组织和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1972年辛普森等人公布了动作技能领域的分类。分别为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映、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映、适应和创新七级。最后一级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1954年美国大学生入学考试委员会学习能力结构观实际上也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展现。该结构观把学习能力因素也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1)知识(记忆性质的);(2)知识的能力(理解推理性质的);(3)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领域:(1)兴趣;(2)鉴赏;(3)态度;(4)价值观;(5)适应。运动技能领域:(1)机械操作;(2)制造;(3)劳美创作;(4)运动技能,唱歌表演等。”

  因此,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笔者结合高职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类终身学习、继续学习的需要,提出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如下构想。如表1所示。

  与以往的研究所不同的是,表1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更能体现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即技能性和职业性,对实践技能进行细化也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分层培养逐步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评价,体现了指标的导向性,也考虑了指标的的可测性和简易性原则。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把学生引进门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家只有感兴趣,才会有不断钻研的热情和恒心,才会有所发现。同样,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会有不断攻克难题的耐心,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才会一步步更深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18-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要目标。素质教育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177-04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i...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竞选学生部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有说不出的激动,感觉很高兴,不仅为能参加这次竞选而荣幸,更为大家那对我充满信任的眼神而自豪。 我是高一(17 班现任班长罗杰,开学后加入了生活部,也在其他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快速认定心理异常学生的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79-02 Abstract: To quickly identify student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s...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激励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自主管理中的运用

    (一)理论分析 激励理论分为多种,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有效的分类和选择。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