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sansa2025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论述,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加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已在全国顺利推进,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抓住这次重要的课改契机,在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应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1培养创新精神,要懂得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政治课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能有效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等,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进而在课堂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可彻底改变学生长期观念中形成的政治课“困、说教、无聊、背条条、记框框、讲大道理等”不好印象。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阐明教材理论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教师要巧借“事例”之躯,启迪智慧,激发情感,明辨事理,引导学生用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性的思维对“事例”进行评论与剖析。切忌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或肤浅片面地一知半解,要让“事例”闪烁出情感、智慧与理性交汇的熠熠光芒,否则,活生生的素材也会僵化、枯死。

  比如,学习《哲学与生活》中的“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笔者精选了一例故事:“用人之道”。故事是这样的: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帐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于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的故事可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并深刻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办事情与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重要性,否则任何事情均得不到妥善解决。

  因此,在政治课的学习中,通过多角度地尝试使用各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形式,学生拥有的不再是靠死记硬背而获得的一堆文字符号,而是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得来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充分理解。学生在讨论中思维变得流畅、灵敏,在实践中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创新精神,要懂得教学是传授,更应是放飞

  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来传授知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仅仅停留在传授上,教学就会枯燥、单调,从而失去艺术魅力,使学生由人变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教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有位小女生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教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教师连忙打断了她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后,一位听课教师找到这位同学,鼓励她把课堂上被教师打断没有说出来的话再说出来。经这位教师再三努力,这个学生终于答应把要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她写道:“只见高大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小河里流淌着乌黑发臭的废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昔日的小伙伴小鱼、小虾、螃蟹都不见了,只剩下青蛙孤零零的一个,它很害怕,它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这段文字,真实反映了我国目前一些地方只顾经济发展,只要GDP而忽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但它却违背了教师的教学意图,一朵创新的火花还未来得及绽放,就熄灭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学生那盏微弱的自信之灯。假如这位教师懂得教学是传授,更应是放飞,就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完并对这个观点在课堂上适时加以评价与引导,这对我们的学生将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次机会,定会让这个小女孩铭记一生,可这位教师却没有珍惜这次机会,反而……这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课堂要做的,就是在做好教学引导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把课堂还给真正的主体――学生,并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调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搭设平台。而绝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我们要多吸收新鲜的东西,勤琢磨,敢创新,做学生心灵的朋友,乐于开启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自由翱翔,给梦想多留点时间与空间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创新精神的沃土,翔舞想象的天空,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3培养创新精神,要懂得教学应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定能不断进步,定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的贬抑性评价太多,缺少成功的机会,处境不良;从内因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比如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里,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了杯子。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过了一些时候,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自然也就不会跳出这个杯子。其实,在很能多情况下,人和跳蚤一样,当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这件事自己永远都办不到,并忽视自己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件的改变,于是就放弃了实现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阴影中拔不出来,以致一次又一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能激发学习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进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有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与自尊心。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常给他们一个深情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这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教师的重视、关心和期待,足以成为促使他们树立信心的动力,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的爱心常会变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使他们不致成为跳不起来的“跳蚤”。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惟其如此,我们所培养的一代新人才能具有创新精神,才能把握属于他们的未来。

  最后,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们如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热情理智的心态、开拓创新的精神去善待这些问题,完全有可能让高中思想政治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学生也会逐渐喜欢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