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sansa2025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一、从就业视角看高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竞争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而高职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当前的首要任务。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作用。其一,礼仪教育是规范高职生日常礼仪的重要工具。作为公众认可的普遍行为规范,礼仪在支配、控制人际交往活动的同时,也成为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衡量、判断手段。良好的礼仪规范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其二,礼仪教育是推进高职生“准社会化”进程,提高其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如培根所言,礼仪是“永久的推荐书”,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助于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满足学生从“依赖于人”逐步向“独立于人”的心理成长需要,提升自信自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有效排遣不良情绪。其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素质修养,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锻炼、改造礼仪品质。礼仪是道德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高职生以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艺术地事物处理方式迈入职场,是赢得领导与同事广泛认可、获取长远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其四,礼仪教育是塑造高职生尤其是商科生良好职业形象的主要教育手段。因此,及时加强高职礼仪教育,是在继续加强针对性技能教育、发掘个体功能性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服务于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教育手段。

  二、现阶段高职毕业生礼仪修养水平分析

  礼仪修养水平是衡量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最为直接的标准。从整体上看,高职毕业生大多具备相应程度的礼仪素养,但礼仪失范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毕业生中,礼仪教育仍有待改进。从现阶段高职生、同时也是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礼仪失范现象来看,其礼仪修养存在与所受教育程度不对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失衡及生活细节等方面。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公众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尽管此类现象属于个别情况,但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加以重视,根据礼仪失范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具体而言,高职生礼仪失范原因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偏失、欠缺礼仪基础以及社会氛围的负面影响;二是学生普遍存在接触迎合外来文化的现象,对礼仪的存在发展缺乏认知;三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未将礼仪教育提升至相应高度,缺乏重视甚至于未开设这一课程;四是学生内在心理的人格“单面化”趋势与礼仪规范的“多面性”产生冲突。

  三、探索强化高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礼仪教育定位应凸显针对性

  高职礼仪教育归属于高职课程体系,其角色、内容定位都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特征。从教学内容上可简略划分为基本常识礼仪、专业礼仪教育两部分。前者侧重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礼仪教育,重点在于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差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道德取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后者则指专业礼仪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职业礼仪技能培养、岗位可操作性特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的系统化礼仪教育中还应加入相应的地域礼仪文化特色、职业意识培养等内容。

  (二)高职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其一,将礼仪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阶段礼仪课程通常被作为就业前的包装教育在毕业或实习前夕进行教授,难以达到预期素质培养目标。课堂教育作为系统规范化训练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将其作为习惯养成教育加以实施。从入学教育开始,将礼仪教育纳入规范化管理,结合日常校纪遵守、教室、宿舍文明规范,逐次培养其道德行为规范、举止仪态以致人际关系处理,实现学生礼仪素质的实质性提高,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其二,礼仪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礼仪课程并无甚深奥的理论内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其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仪态模拟、情景模拟、角色模拟等教学形式,将知识讲授、模拟练习与具体的社交环境相联系,从标准礼仪规范的实践掌握着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发掘其社交潜能。此外,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环境加以督促练习,使高职学生在长期的习惯保持中逐步养成得体大方的日常礼仪规范。其三,校园文化渗透,隐性熏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渐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与文化品格。一是要利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以艺术长廊、院系板报等外在显性艺术形态陶冶学生情操;二是以校园网络传媒传播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礼仪自觉意识的形成;三是继续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将礼仪竞赛、人文素质讲座等主题活动融于学生业余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素质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步入社会、走向职场的外在个人素养表现。高职教育应对建立健全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过硬技能本领的同时,也将高职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强者。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探究――以广外云山勤工为例

    一、 前言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竞争与挑战的需要,与高校改革和发展、就业难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问题密切相关。但如何构建高效的教育实践基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系统工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89-02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实践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中西方思潮相互碰撞,真假难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01-01 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英语阅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但在传统的高中阅读教学中,只是单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文字不能转化作感受,不能由抽象的文字转化作想像的内在感受。这是由学生的感受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自然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力就不能唤起内心世界的冲动。所以对美的内在感受里是需要培养的,要是他变得敏锐起来,对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是历史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了平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有效载体。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要求,只有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发掘并阐扬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