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加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sansa2025

  加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31-02

  当前大学生启蒙教育处于网络文化的新环境下,建设入党启蒙教育队伍是对新环境的积极应对,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在新形势下,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敬业的工作态度、优秀的职业道德,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熟悉网络操作。当前,有些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还仅仅局限于运用电脑打字、浏览新闻,这些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要求。因此,教育机构需要对这支队伍进行网络方面的培训。

  一、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文化意识

  第一,教育者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网络文化的内容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教育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被不良信息所蛊惑,不被负面信息所影响。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教育者来说也需要不断加强,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通过认真领会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等途径不断坚定教育者的理想信念。国外反动势力将网络作为争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不断地通过网络文化传播西方的享乐主义、奢侈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一种考验,同样对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也是一场考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上,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二,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要拥有正确的网络意识。网络的发展为入党启蒙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手段,教育者要充分地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主动地开发网络入党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并且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适应网络的高速发展。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拥有深刻的理论水平才能使大学生信服,才能真正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育者要加强网络文化道德意识的培养。网络文化道德与传统文化道德有所区别,网络的匿名性使不在场效应明显。在保证网络文化内容的健康方面,需要教育者创造的网络文化积极健康,需要教育者能够克服不在场效应,将网络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教育者需要具有全球化的意识。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在去权威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中,言论更加自由,语言更加灵活,沟通更加方便,思维也更加活跃,这就需要教育者具备创新意识。无论是教育者对待教学的创新,还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这种创新意识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是入党启蒙教育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教育者不仅需要创新课堂教育模式,更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提高教育效果。只有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具备全球化意识,才能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融入互联网思维,在全球化意识的指引下,立足民族特色,拓宽学术视野,从全球化的视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入党启蒙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提升教育者运用网络文化的能力

  在入党启蒙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网络文化的能力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与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不同,网络背景下入党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备传统教育者的素质,也对教育者的网络文化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培养教育者运用网络文化的习惯。网络文化的运用是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网络是虚拟世界,但不是与现实完全脱离的虚拟世界。相反,很多时候,它是现实生活的指向标,是现实世界在网络中的真实反映。由于网络信息千变万化,教育者只有具备网络文化的运用习惯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信息中触碰到大学生的内心。一是需要教育者熟悉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精确掌握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软件,能够对新事物快速地接受并且合理地使用。在网络中新事物的产生速度较快,所以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拥有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二是教育者需要具有政治敏锐度。大学生是热衷政治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不良信息诱导的群体。网络背景下入党启蒙工作者需要把握时事热点,及时做出正确的评论,引导大学生正确关注时事。

  第二,要求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网络教育软件。网络背景下入党启蒙教育将传统的面对面教育转变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教育者对网络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熟练掌握教育软件才能将教育内容完整地传达给受教育主体,例如博客的使用。博客可以发表文章,大学生可以自主去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第三,需要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工具与大学生交流。网络技术不断升级,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无论是网络文化表现形式还是网络语言都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的表达方式。教育者要减少与受教育者的距离感,就需要利用新的网络文化表现形态以及网络工具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零距离接触。熟悉大学生应用较为频繁的即时通讯工具,例如微博、微信等。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已经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者需要熟悉这些即时通讯工具的性能,并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工具,将入党启蒙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入党启蒙教育的隐性教育发挥应有的价值。    第四,教育者需要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网络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工作模式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者要创新工作模式,这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要采取网络文化辅助课堂教育的模式,将网络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教育者也可以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用网络文化承载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隐性入党启蒙教育的功能。教育者要创新思维,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接受新鲜事物,网络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者需要紧跟网络文化发展的步伐,分析网络文化变化的规律、特征,将网络文化作为入党启蒙教育的有效载体,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地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例如利用网络视频进行教育。目前网络视频的制作者具有草根性,只要是合法注册的会员都可以将网络视频上传到网络空间之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录制生动的、具有吸引力的公益性小视频,力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总体目标,增加视频点击率,使视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提升教育者运用网络语言的能力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网络语言是网上阅读以及参与网络文化的桥梁,教育者运用网络语言的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文化背景下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随着网络文化的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者极其偶然的网络文化对话产生的,具有偶然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网络语言一般与表面意思有所区别,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词或句子,例如风靡网络的“元芳体”。每一个网络文化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背景,也有其独特的含义,仅从字面的理解远远不能满足对网络语言的掌握。而且,网络语言的运用也具有时效性。刚刚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在一段时间内运用较广,超过时效期,就会失去了它运用的价值,也容易被网友所遗忘。但是也会有些经典的词语或者句子一直流行至今。例如“给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用语,“■”甚至应用到影视剧之中,例如“人在■途”等等。这需要教育者对网络流行语言快速地理解,在时效性内加以运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网络语言无疑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进行沟通的必备用语,网络语言的运用能够加深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语言习惯,使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有所改观。但是网络语言的运用需要适度,不能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也不能滥用网络语言。另外,运用网络语言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大学生可以适当使用,对从来不用网络语言的大学生也应该避免用这类语言;否则这些大学生并不懂网络语言的意思,反而会造成沟通障碍,导致教育效果下降。

  加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到来,社会总体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基于此背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其影响变得进一步多元化,新的形势势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78-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及消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知识和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一般集中在相对封闭的校园。他们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待困难的态度较差,独立性也较弱。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高段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58-0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但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据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33-01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此外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

    一、前言 当一个人受到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某一种性格特点,就成为人们所常说的个性。个性一般分为2大类:一为心理特征;二为倾向性。当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为能力、气质与性格等;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欲望、兴趣、动机、志向及...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