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sansa2025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面向于大学校园的影响使如今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网络已经变成如今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近些年来,因为有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功能逐步革新并加以完善,网络上泛起所谓的虚拟社区,即让大学生流连忘返的“心灵家园”。在这些“社区”中,大学生们可以搜集信息,发表看法,彼此沟通,充分享用网络世界不同于实际的自由,也逐步发展成了很多“虚拟群体”。简单来讲,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即是指以作为媒介体的虚拟网络,通过校园BBS、Blog、同学录、微博、微信、QQ群、专题网页、E―mail或聊天室等多种多样趣味相投、思维相近的新生代大学生组织。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产生的一个新问题是怎样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应当全面了解网络对于大学生搜寻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政治思想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全体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应该使用E-mail、QQ、BBS、微信等使学生们的网上沟通得以加强,建立网上交流的方式。例如辅导员、班主任也可通过使用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联系,如此不但能够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有些希望以不记名方式反映真实情况的学生。应当进行正面教育,主动引导并且有效疏导,不仅让网络成为大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好用具、好帮手,还应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展开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二)建立文化网络,营造精神氛围,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和精神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将大学生作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力量,把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正确方向,由师生、员工联合在科研、教学、生活等诸多领域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功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特色。校园文化应是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教育环境,以此来展现教育给予的终极关怀。这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力量的健康成长,影响到中国成百上千万社会主义现代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影响到我国当今的民族文化以及日后继续向我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发展。

  建立共同的理想目标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作为创建和流传先进文化基地的高校,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抱负;依照和谐校园的准则,严格提倡公平、正义、宽容的思想,切近现实、切近生活、切近师生,达到关爱人、敬重人、依赖人,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吸引力;通过师生脍炙人口的文化模式,深入展开“三观”教学、爱校爱岗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大家能够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美好环境,党政一心、干群一心,一同创建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事、人人做成事的和谐校园环境。

  (三)拓展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首先,要树立典型,积极引导。往往有担任领带角色或人缘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每个举动很容易成为普通个体接受和效仿的对象,因而形成群体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应强化“点”的建设,重点开展对这些典型人的教育和管理。第二,进行群体活动,加强群体凝聚力。群体活动是加强群体凝聚力最有效载体,在活动中,每个个体都会尽力去体现现自己优良品质,例如关心、合作、牺牲等良好品德,个体这样做的同时也会使群体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的群体氛围快速形成。此外,尤其要重视增强大学生寝室的创建和管制。大学生寝室是学生利用网络最为频繁和密集之处,因此,宿舍是发挥网络群体教育功效最好的载体。可以把寝室管理制度相结合,严格规范网络使用的时间。

  (四)加强工作阵地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如今,社会氛围竞争激烈,不少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即将面对人机、学业、情感和工作的压力。所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渐渐变多。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进行有效的咨询服务,适当地进行不可或缺的情绪干涉,会变成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最有效的途径。深化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最重要的是要使得他们转变观念,让他们意识心理咨询是缓解压力、疏化紧张氛围的有效方式。并且,要多与学生们谈话,以此来了解内心存在的心理上、思想上的问题,引导他们意识到问题怎样产生的,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式让大家解除疑虑、减轻心理负担或问题,更加自信,减少内心对于网络的依赖性。

  二、为加强网络氛围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务必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工作的特设网站

  建立不同级别的特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以及对应的实际操作软件,从而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网络。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网上信息流动、更新、传播,维系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优秀品质高校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可以通过BBS、QQ等途径进行交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即时性得以保障。并且,应该充分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互动交流功能,向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服务。

  三、巩固和改良大学生虚拟网络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份系统性的任务,也是一份艰巨且繁杂的工作

  当务之急是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快速适应新情形的被动场合,继续强化对大学生虚拟网络群体的指引,尽最大努力,减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网络虚拟社区,由此激励大学生参加社区的创建和管制的态度,使网络管理加强,创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进队伍建设,搞好德智教育,因此,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