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试论音乐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试论音乐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认得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关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它注重人的感受、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等等,推崇人的个性解放。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人文素质理念不谋而合。

  二、音乐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我国古代音乐典籍《乐记》中记载:“乐者,德之华也。”一句话指出了音乐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音乐的本质是科学的,音乐的内容是哲学的,音乐的功能是教育的,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产生的是一种晕轮效应,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兼具专业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但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文素质低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和“乐”,认为两者不分家,“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音乐教育的功能,利用音乐的优美的动听的旋律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二)音乐教育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才更有可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音乐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大批量的音乐人才,而是通过音乐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音乐教材是建立在文化素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音乐教育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音乐无国界,只要是用心欣赏音乐作品,尤其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就能够体会到不同音乐家的思想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高职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注重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包括作者所处的政治情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独特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授《义勇军进行曲》时,可以为学生讲述田汉和聂耳所处的抗日战争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人民抗日的坚定决心以及期盼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康的美好愿望;《长江之歌》、《我的中国心》等则坚定了学生热爱祖国、心系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音乐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寻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价值,以此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的整体的人文素质。

  (一)提升音乐教师的人文素质

  音乐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前提。高职音乐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音乐教师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应当具备高尚情操,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所以,高职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音乐人文因素教育

  人文因素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功能的内隐性。

  加强音乐人文因素教育,可以使学生审视自身,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我国电影市场上《十面埋伏》非常盛行,很多学生都看过了这部电影,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选取《十面埋伏》这首曲子,使学生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在音乐的跌宕起伏的旋律中为学生讲述楚汉之争的种种,使学生对楚汉之争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了解更多的知识,提升人文素质。

  (三)合理选择教材内容

  音乐教材的内容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音乐教材的选择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高职音乐教育教材的选择应符合多样化原则:

  首先,应选择思想性较强的音乐作品。音乐教材的选择应注重思想性,选择形象思维力强、结构简单、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的音乐作品,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里姆斯基?科萨可夫的《野蜂飞舞》、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国古筝曲、《寒鸦戏水》、合奏曲《金蛇狂舞》等等。

  其次,应选择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选择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彝族民歌《猜调》活泼可爱,江苏民歌《茉莉花》温润秀丽,蒙古长调《牧歌》则高亢舒缓??????各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展现出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

  最后,音乐作品的选择应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高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生活日益丰富,音乐作品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引起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能够引发学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二胡独奏曲《病中吟》则容易引发学生对病痛的哀伤之情。情感上的共鸣更易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注重音乐教育多元化   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音乐与诗歌、舞蹈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职音乐教学应当多样化,将诗歌、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合进音乐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以后的工作压力化解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合理选择音乐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向上的音乐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试论音乐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59-2 一、基本概念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大学生公德失范治理的探讨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我国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任何院校不能仅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要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教学推行学生助教制的实践探索

    一、高职教学的特点 1.高职学生的生源结构及特点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从质量上说,第一类生源一般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但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教育法律秩序的完善。近年来在管理实践中,由于被管理者个体法律意识增强而引发的高校管理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校因行使自主管理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

    一、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定义 “留守学生”,普遍情况下大家认为是指因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与自己的隔辈亲人一起生活的学生,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和朋友。而我认为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是指未满18周岁,不具备...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