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sansa2025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所必须要坚持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无产阶级意志的传播,让被教育者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消除社会中认同的政治观点与学生本身政治观点之间的矛盾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都需要得到以人为本思想的支持。只有以人为本思想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

  一、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

  在以人为本指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教育活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首先,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掌握的知识与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灌输式的教学活动,否定了大学生独立的批判权利。只有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育,才能让大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政治观点。其次,时代的快速发展,迫使每个人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如果只向学生一味地进行思想政治内容的灌输,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还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让学生无法融入这个社会中。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近几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仍然没有达到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首先,部分大学生缺少正确的信仰与理想信念。这些学生没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社会没有信心,为前途感到迷茫;其次,一些学生缺少正确的价值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当前的大学生队伍中,一些学生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所影响,认识不到集体利益与个人价值,只知道享受生活,不愿意吃苦。另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不足。许多大学生的道德感不足,没有诚信意识,不懂得基本的社会礼仪,缺少社会责任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引导下,对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只有从小培养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积极发展自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方法

  之所以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因为许多高校忽视了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首先,部分学校过于强调社会集体利益,使得个人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人的自然性没有得到展示,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实效性,更没有针对性;其次,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教师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没有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思想政治教学反而让大学生漠视思想政治学习,其效果适得其反;最后,教师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主要参与者,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但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这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与政治理念,就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大生存压力,他们不仅要实现个人成长,还肩负着社会建设任务。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着他们多年来学习成果价值能否得到发挥,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民族的兴旺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难题。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轻则出现叛逆与抑郁的心理问题,重则会导致违法行为的出现。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师要关注大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应当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解渴”。利用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比如在发现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我的光明未来”为主题活动,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做个人职业规划,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解决。

  (二)接受与尊重学生的差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具有个性化特点,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在政治教育中的落实。开展个性化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一种锻炼,更是对学生的尊重。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认可学生个体差异,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人为本。受到个人条件以及素质结构影响,学生在性格与思维方面存在不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成长。只有学生的差异得到肯定,才能促进学生个人自信心的形成,让学生的未来变得明朗起来。

  (三)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工作者外在的力量,让学生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的目标也不仅仅是高校教师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大学生的配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更高,影响更大。教师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经常将自己的实际思想观点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自主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克服一些思想难度,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反省,才能让教学内容深入到灵魂,使其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四)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乐于通过自身努力去赢得价值的突显。他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大,希望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统一,思想观点有很强的时代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成长与国家的成长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师要围绕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成长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确保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落实。围绕大学生的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利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让大学生从中受益。将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教育改革对当代教育活动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就要落实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实效性。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3000703 0 引言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势。通过网络舆情,政府可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生成式资源的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6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来的转瞬即逝的“火花”,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对幼师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对幼师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幼师学生在学校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基础理论,自身的素质培养将会停滞不前。全面并且扎实地培养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协助幼师学生们充分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使得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前取得...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地方民族高校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26-03 近年来,环境污染出现了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和民族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由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进入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育教学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竞争在加剧,社会在急剧转型升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新的职业不断增加,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快。劳动者若只具有特定的职业知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