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sansa2025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2-01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艺术团的诸多特殊性,使得目前在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改进。

  一、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管理的现状

  大学生艺术团是体现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艺术团的平台展现自我、发挥自我,从而得到自信,但目前在教育管理上还存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艺术团的基本建设还处于薄弱状态,出现硬件和软件配备不到位等现象。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完整的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中心,学生无固定的排练场地,常常是临时借用上课教室或在操场上排练,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艺术团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指导教师配备不到位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艺术团的壮大和发展。

  2.大学生艺术团团员的诸多特殊性,使得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大都是高校大学生中的文艺特长生,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大学校园里的积极活跃分子,由于他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因此在管理方面相对松散,不够规范,常表现为排练时间不确定,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

  3.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缺乏创新性。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材和大纲要求,因此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在训练形式和创新内容上差异较大,基本上完全依靠指导老师的经验进行学习排练,使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都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在整体培养上没有统一的走向正规化,有待于改善。

  二、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基本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首先,高校应重视和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设立大学生艺术团专项经费,并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如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化妆教室等,并对这些硬件设施定期维修和更新,确保大学生艺术团的正常运转。其次,高校应结合本校特色制定大学生艺术团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演出经费方面,可用“拉赞助”的方式为大学生艺术团提供额外的经费资助,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为大学生艺术团提供了相应的经费保障。再次,提高大学生艺术团师资力量是关键,成立高校艺术指导委员会,主要承担大学生艺术团的课程指导,研究制定大学生艺术团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等,把大学生艺术团真正作为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指导教师的课时记入到教师课时量当中,既提高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大学生艺术团的整体水平。最后,应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和教师给予人文关怀,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都是在课余时间参加排练的,很多老师也都工作一天了,晚上还要加班指导排练,因此应给予人文关怀。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管理

  管理好一支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是推动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关键,应严格落实本校所制定的大学生艺术团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首先,管理工作应结合本校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少保证大学生艺术团有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制定大学生艺术团团员信息表、排练表等,每学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确保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排练、演出正常进行,并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大学生艺术团演出活动。其次,实行“一队一师”的指导原则,确保每一个分队都有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艺术团团员的选拔、节目编排、日常排练等工作,保证大学生艺术团的质量和演出效果,为高校大型的“元旦晚会”、“迎新生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等做好节目的储备,并将一些优秀的经典节目保留下来,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文化的延续。再次,做好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流动机制,制定完整的后备团员招收计划,对大一新团员的纳新工作要细致、完整,并进行面试考核,为大学生艺术团纳入新鲜血液,同时对大四的老团员要进行规范的退团制度,对表现好的艺术团团员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综合考评加分,对长期不参加排练、表现不好的团员进行谈话、教育,必要时劝其退团。最后,借助新媒体力量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以媒体、网络平台作为大学生艺术团的窗口,一方面大力宣传大学生艺术团的优秀成果、作品,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艺术团团员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促使大学生艺术团更好的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性

  不断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性,使大学生艺术团时刻富有新鲜、活力的气息,在形式上创新,在内容上丰富。第一,引导大学生艺术团学生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第二,创新要走向社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德育、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感受大爱,如在校外进行公益演出活动等,从而教育更多大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第三,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兄弟院校中进行穿插交流式演出,既为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提供了好的平台,又增进了兄弟院校之间的友谊。第四,大学生艺术团的上课形式要多样化,采用“一对一式”、“小组式”等上课形式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指导排练,并在每个分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骨干充当“小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指导老师的监督和排练,使大学生艺术团走向正规化。第五、指导教师应结合本校特色为大学生艺术团编排出一批反映地域特点、学科特色的优秀的保留节目,为校园发展作贡献。

  总之,大学生艺术团是通过艺术活动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队伍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