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sansa2025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关怀的一种展现,通过人文精神培养能引导个体树立健全的人格,并构建科学的生命价值观,这对于当代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也是人类优秀文明的积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各界对高中生的素质需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激发个人潜能、创造力和发掘个人??在动力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精神目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很难有人说清楚一个机体中蕴含着所烧潜能力量。当一个人的潜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发挥、应用,便会得到惊人的效果。如高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西周历史时,可给学生讲解80多岁的姜子牙在溪边直钩垂钓遇到周文王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状况,并通过该故事让学生奋发向上。除此之外,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魏晋这一阶段的历史时,指引学生背诵曹操的名言名句,进而无形中让学生奋发向上,并在这种激励下逐渐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潜能,使得自身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累积知识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高中生形成人生观和性格的主要阶段。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一个人在高中阶段便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如果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历史课程的时候,适当的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及励志史料,并通过古代名人将相的激励,便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能力和学习品格。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西汉同匈奴战争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时,可为学生讲解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样很好的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教师在讲解南宋灭亡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时,为学生讲解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并指引学生背诵文天祥的经典诗句,有效的鼓舞学生。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特别是爱国情怀,这些素材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资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教材,从而推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记录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事件进行组合、排序,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并立足于国情,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世界观的形成。

  (二)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一生教书育人,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无以计数的学生,是祖国教育事?I的掌舵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品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因此,应重视对教师人文科学和人文文化的培养和熏陶,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

  (三)不断发掘历史教材中的闪光点。

  高中历史老师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素材,或者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拓展,讲述先进人物的人文精神,震撼和滋润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影响。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向学生突出强调伟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对历史中的唯心主义,则应该采用公正、评判的态度来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其中的利和弊。

  (四)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历史老师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演讲、辩论等,或者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参观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一探索发现的过程中,给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更加真切地领略其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并不断影响自身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五)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们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教师们可以借助这些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正视历史人物,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故事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能够把学生快速地代入到教学当中,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假设教师们不借助历史人物来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而是一味地对学生说教,那么,学生就不会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六)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只有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详细地理解,才能够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详略得当。教师不仅自己要认真阅读教材,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认真地阅读教材,给学生灌输再多的道理,学生不能够理解和消化也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来阅读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

  (七)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之后,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也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够只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比较浅显的,要适时地给学生扩展一些课外知识,课外知识的扩展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准确地理解。

  ?Y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及爱国主义意识。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们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啦啦操教学作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88-02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创新,各个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究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指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膳食设计课程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 营养学专业名称与变迁 杜寿玢先生2006年回顾亲中国成立后营养专业本科教育分三种类型: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其他交叉学科专业[1]。第一类为1985年起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下设三级专业医学营养,仅中山医科大、浙江医科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环境保护的课程,对于中学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过度教育的含义 过度教育一词是1976年由美国人弗里曼提出来的,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此,过度教育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行。过度教育的概念也是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