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sansa2025

  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培养兴趣,感受快乐源泉

  早在春秋时期,著名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教育命题,启示我们今天的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必须从激发体育爱好这一角度切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力工具。因此,兴趣浓厚与否决定了教学行为的最终结果。

  小学生年纪小,性格无拘无束,想象也是天马行空,他们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主观上厌恶的东西他们很难接受。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应当从激发体育锻炼兴趣入手。例如,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锻炼身体的逸闻趣事,利用名人效应和榜样作用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同感;主动与学生一起参加晨练、课间体育活动、出操、打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导观念;一边游戏一边进行体育锻炼,一边排队一边做早操,一边做早操一边唱歌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感到满身心的快乐和喜悦。一旦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爱好的一件事情,终身体育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萌芽。

  二、培养能力,学会自我锻炼

  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多年前的一些毕业生正式工作之后,从没有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坚持下来。继续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学生之所以一毕业就将体育抛之脑后,一方面的确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经常开展锻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很大程度上是因?樗?们不知道如何锻炼、不知道如何科学锻炼。在学校,教师井然有序安排学生出早操、做热身运动、跑步,他们习惯被安排,习惯听教师指挥,但是毕业之后,不再有教师指导,很多学生竟然连热身运动都不会做。

  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小学体育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独立锻炼能力是一种习惯,那么,教师要如何将其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

  笔者认为,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体育技术之外,教师还应当传授一些与体育锻炼有关的小常识,让学生不仅掌握技能,同时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例如,讲解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常见体育项目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科学进行练习;说明体育锻炼的积极影响和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教学基本体育比赛的判分规则和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尤其需要注意对练习频率、练习时间、动作纠正、运动次数等内容的讲解,这对学生今后从事自主体育锻炼具有现实意义。经过这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基本技巧能很好掌握,自然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三、培养习惯,提高自律意识

  习惯是一种经过长时间培养形成的倾向,一时之间是很难转变的,与兴趣爱好相比,习惯具有意志努力的特点。可以这样说,学生即便具有体育兴趣、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培养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动辄朝三暮四,那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

  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地形成是意志力与毅力坚持的结果,必须经过严厉要求、反复训练才可以养成。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学生的不同体育锻炼要求、心理特征差异,有区别、有计划地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一一对相关项目进行训练。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晨跑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不同阶段的计划表,三年级每天晨跑300米,四年级每天晨跑500米,五年级每天晨跑600米,随着年级段逐渐向上,晨跑要求也要增加。在这里需要注意,男生与女生有关晨跑的要求应当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和入学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具体决定。单一训练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更换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由单一到整体,逐渐加大训练难度。同时,我会利用周末、寒暑假的契机,布置适当的体育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如,每天和父母一起打羽毛球1小时、跳绳500次,有条件的可以参加游泳锻炼、和父母或伙伴一起骑自行车等。

  教学实践发现,不少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集中于素质测试达标和身体素质练习两方面,有关学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对体育课程养成了应付心理,这一教学观念必须予以转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能不能继续开展体育锻炼具有直接影响,当前体育教师依旧需要在此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