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sansa202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1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明,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就注定了其是一门充满了情感的课程,教材中所精心挑选的课文,几乎都包含着情感的因素,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对这些情感要素进行深入的挖掘,不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在学生、教师和文学之间产生一种共鸣,无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还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都是有着诸多益处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教师的个人情感经历作为引导

  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当前不少教师还是认为要在课堂上保持严师的形象,这样学生才会认真的学习,于是上课的时候总是一幅严肃的表情,而情感体验是不能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进行的,即使勉强的完成,也是机械化和僵硬的。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来,并且辅以适当的肢体动作,首先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热情,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教师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向同学们进行讲述。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中,因为学生年纪和阅历的限制,如果只对文章进行字面上的讲述,学生最多知道了文章的主旨思想,不会形成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而如果教师向同学们讲述一下自己的情感经历,这就大大拉近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下自己的母亲,在和同学们一样年纪的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难忘的事情,由此有了怎样的情感体验等。通过这种真情实感的讲述,学生们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母子之情,就会有更为身深刻的体验。能够从教师个人经历入手的课文还有很多,教师经常从自己讲起,就会让学生们觉得教师十分亲近,在这个基础上,各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

  情感的充分体验,是需要有一定的场景作为辅助的,其实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注重了这一点,很多课文都可以创设出与课文中相一致的场景。比如第七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描写景色为主的,包含著名的《春》和《济南的冬天》,对此教师完全可以进行情境教学,等到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或者是校园中,或者是校园外,让学生们和苏醒的大自然来一个亲密的接触,从而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有了更深的体验和了解,同时也深刻领会到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高兴和欣然。又比如对《济南的冬天》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户外教学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本地区冬天的特点,然后和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从而感受到老舍先生对济南这座城市的喜爱,并由此形成对家乡的感情。

  三、形成轻松和活跃课堂氛围

  民主、轻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态度,有了良好的情绪和态度,才能够更好的体验教材中的情感质素,且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场合和心境下创作的,其本身也要求在一个特定的氛围中进行体验。特别是一些文言文,十分适合这种教学方式。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笔者就打破了教学常规,不再是重点字词的翻译加全篇的通译。而是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而且台词要求用白话文,将原本让学生十分头痛的文言文翻译,巧妙的融入到了一种乐趣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他们对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妻子的偏爱之情,小妾的害怕之情,朋友的有求之情等,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了解。

  四、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和感受文章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鼓励学生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并且帮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语感,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示范。比如苏轼《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一定的指导。从节奏的快慢、停顿和关键词的重读等方面入手,通过大声和有感情的朗读之后,学生就会慢慢理解其中的情感因素。“月亮的阴晴圆缺是谁也无法左右和控制的,自己怎么能够去责怪月亮呢?和月亮一样,人也会有悲欢离合,我应该庆幸,能够和亲友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体现出了词人的豁达和开朗。而学生自然也会被这种人生态度所感染。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给语文学科的教学增添了活力,给情感教学的开展添加了催化剂。这不仅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趣味学语文的乐趣,在欣赏中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师在具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灵活选用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综合元素,让学生在一个可感官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体验。如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音乐《父亲》,在真挚的歌声中感受到岁月的风霜,亲情的可贵,真可谓:“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接着让学生在轻音乐声听课文的范读,此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幅和谐的亲情画面,由此让学生展开想象:父亲的辛勤劳作,父亲对爷爷奶奶的孝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在这样氛围熏陶下,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感恩之情,渴望对父亲表达出自己的爱。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从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从而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全新的界定,也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和意义。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之所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感受到文学的真善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所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基于幸福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7-02 引言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可见,幸福对于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突出核心要素、注重凝练表达、强化实践导向,提出了“倡导富...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满意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292-02 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政工作的对象也变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90后”一代,传统思政工作教育方式落后于...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状态及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FONT size=2>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 这个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的思想波动水平大,行为表现摇摆不定,经常会有一些令教师头痛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首先应摸清学生的思...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绩效管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日益腾飞,也使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给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由于现阶段的大学...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先秦诸子的教育观念对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 02 ― 0116 ― 02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当代社会,高校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建设“三型”校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学生管...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