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从高职院校“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

sansa2025

  从高职院校“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

  目前,高职院校以“95后”学生为主体。辅导员首先需要了解培养对象,因人而异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95后”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1.勇于创新,缺乏专注

  “95后”从小受到网络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同成长,他们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最佳实践者。在这种环境下,“95后”勇于拥抱新生事物,善于获取知识,也乐于分享知识。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他们能提出富有创意的想法。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敢于实践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正如《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89.8%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但同时,“95后”正慢慢步入社会,容易受到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的影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准备不足,恐惧失败,容易出现盲目心态,缺乏专注。

  2.日常生活与网络紧密相关,不善于独立思考

  “95后”大学生出生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的时代。正因为如此,“95后”大学生更加熟悉网络,其日常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因此,很多大学生也成了“低头族”“宅男”“宅女”。而且“95后”在日常面对面的交流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如果沟通者不能听懂这些语言,他们就视沟通者为“另类”,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由于过于依赖网络,“95后”大学生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意识,更有甚者人云亦云,颠倒黑白。

  3.自信开朗、个性独立,但缺乏团队精神

  “95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家人各方面的关爱、肯定和褒奖,为人处世较为自信,个性体现得较为明显,如消费观念、兴趣观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但同时,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面对面沟通较少,“95后”大学生从小就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在大学相对松散的管理中,集体活动参与度较低,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

  4.好学上进,但抗压能力弱

  “95后”大学生中大多都好学上进,认真努力,或许是因为他们成长在一个竞争意识很强的社会中。但是笔者发现,他们有时候想法太过简单,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恰当,失败便也是常有之事。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没有表现出越战越勇的决心,反倒是有所顾虑,患得患失,面对压力无所适从,甚至有放弃的念头。

  二、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

  第一,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释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明确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肩负立德树人重担,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成为学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保驾护航,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要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也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发挥朋辈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中,辅导员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做好独立的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第三,做学生的领航者,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辅导员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做学生的领航者,让学生少走弯路,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第四,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95后”是网络原住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他们“同台演出”,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依靠“互联网+”,把教学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用?W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据调查,“95后”的社交平台集中于QQ、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因而辅导员应主动深入学生的社交生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面对“95后”大学生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过、因势而新地转变工作方式,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从高职院校“95后”大学生的特点谈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啦啦操教学作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88-02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创新,各个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究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指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膳食设计课程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 营养学专业名称与变迁 杜寿玢先生2006年回顾亲中国成立后营养专业本科教育分三种类型: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其他交叉学科专业[1]。第一类为1985年起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下设三级专业医学营养,仅中山医科大、浙江医科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环境保护的课程,对于中学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过度教育的含义 过度教育一词是1976年由美国人弗里曼提出来的,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此,过度教育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行。过度教育的概念也是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