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sansa2025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了罕见的特大灾难。2001年“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2010年中国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上海胶州路大火,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2014年的马航事件和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每次灾难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如何防灾减灾却知之甚少。为了吸取教训并有效地应对灾难,使灾难管理成为一种文化素养,对大学生进行灾难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我国灾难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我国设立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建成了143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但是大学生的灾难意识还很薄弱,灾难教育内容缺失,宣传教育渠道较少,教育资源匮乏,灾难教育体系呈整体性缺失状态。

  针对高校灾难教育的现状,有学者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部分高校开展调查。谌丽[1]对北京5所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防震减灾的态度积极,但是对于灾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学校灾难教育的薄弱。张健和齐秀强[2]选择华北和西南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内心渴望接收灾难教育,但是学校缺乏相关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课外教育的诸多内容亟待改进。屈朝霞[3]对京、津、冀16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仅仅初步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但防灾减灾行为和防灾减灾态度相互不协调。对185个访谈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后发现,某些高校建立了系统的灾难教育体系。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高校灾难教育现状堪忧。

  二、思想政治领域开展灾难教育的SWOT分析

  1.优劣势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存教育在教育理念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培养与塑造人、发展人,使人趋于完善。思想政治的理论中,也包含有对生命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作为现实关怀,它关心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能否合理与健康地发展;作为终极关怀,它引导着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的一系列思考。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领域里开展大学生灾难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中国教育体制“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使某些中小学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轻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另外,思政系列人员生师比的严重失衡,导致辅导员难以觉察到个体的情感波动。

  2.机遇与挑战分析。

  近年来大量的灾难报道,使人们在悲痛的同时,也将灾难教育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上海九年级新生使用的二期课改新教材中,第三单元的主题为“面对灾难”,其中收录的4篇文章内容都是关于地震、战争、沉船等各种灾难。在这一单元的“综合学习”部分,便引用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材料,同时要求学生收集相关公益广告辅助学习。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已经有了较完备的大学生灾难教育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则较薄弱,研究此领域的人员数量也较少。思政人员,特别是大量的辅导员,活跃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某些在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生涯规划等方面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比一般教师要深刻。由此可见,思政工作人员具备进行灾难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虽然我们已经建立数百所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然而并非都在正常运营。这样的现状,给灾难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高校思政人员失去了很多实践教学的机会。

  三、思想政治领域开展灾难教育的方法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己任。然而,现实却是,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国家的需要,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关系,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远,认为教育不能很好地契合人的生命节奏。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1.利用新生转型教育的机会,宣传在灾难中的自我安全保护策略。

  大学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自身面临一系列的角色转换,学校和院系往往会组织一系列的转型教育,引导新生正确认识中学与大学在教育和管理上的区别,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型教育内容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安全意识的培养。然而,这些关于安全的教育,往往集中在生活层面,例如宿舍安全、出行安全、学习安全等。如果将灾难教育的内容嵌入新生转型教育中,在新生入学初期开展一系列的灾难教育活动,就可以弥补中学期间此方面教育的缺失。

  2.利用思想政治系列课程,进行课堂集中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等,这些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老师可以涉足与设计的范畴。笔者在多年上课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这些课程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知识更新的需要,学生更期待一些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接地气”的课程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灾难教育的内容加入思政课程教学,是顺理成章之事。

  3.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开展专门的实践活动。

  一年两次的假期社会实践,是与社会对接的很好机会。这三个月,除去回家探亲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在家里无所事事,如果加以利用,无疑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目前,学校对学生都有实践学分的要求,如果我们利用这样的机会,拟定一些与灾难教育有关的课题,组织一批调研小组或实践小分队,深入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体中进行调研,相信能够收集到一定量的鲜活数据。同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接触到一个与他们专业完全无关的领域,亲眼看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亲身体验一种课堂所给予不了的教育和锻炼。

  4.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和班会,开展主题班级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和班会活动,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受到辅导员认可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题活动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手段。学者张锐[4]归纳了“主题班会的十二种形式:模拟扮演式、咨询答疑式、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成果汇报式、才能展示式、专题辩论式、实话实说式、娱乐表演式、总结归纳式”。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灾难教育,有利于改进灾难教育的方式,使之更常态化;有利于充实灾难教育的内容,使之更丰富多彩;也有利于促进灾难教育形成效果,使之更生动持久。因此,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和班会开展灾难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

  四、结语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灾难教育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全体国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笔者提出在思想政治领域里开展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可行性,希望能够对提升灾难教育的水平和推动灾难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啦啦操教学作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88-02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创新,各个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究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指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膳食设计课程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 营养学专业名称与变迁 杜寿玢先生2006年回顾亲中国成立后营养专业本科教育分三种类型: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其他交叉学科专业[1]。第一类为1985年起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下设三级专业医学营养,仅中山医科大、浙江医科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环境保护的课程,对于中学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过度教育的含义 过度教育一词是1976年由美国人弗里曼提出来的,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此,过度教育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行。过度教育的概念也是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