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金属锻压成型”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

sansa2025

  “金属锻压成型”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被人们接受,各个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学方面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导致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会使得很长时间在中国教育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的结构式教育和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一改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参与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作者在讲授“金属锻压成型”这门课程时,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目前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与现状,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以讲授为主,尽管有各种的作业和练习,但学生因在传统教育方法聚合思维的影响下,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而这直接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不佳,表现为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上课时处于身心分离状态,作业和练习也只是作为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掌握,缺少学生独立思考和面对问题的分析环节。在大一、大二阶段因为高中的培养体系的惯性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尚可,随着进入大三、甚至大四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程阶段,因为创造性的缺失,学生将对课堂教学的现阶段模式感到厌倦,表现为旷课,注意力分散等。学生一旦失去在创造性支配下的主观能动性,则就会失去对于事物的认知兴趣。在教师授课方面,尽管采用多媒体授课,但在“互联网+”与课程的结合方面并不紧密,浪费了现有的资源,也是从教师自身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进

  要想彻底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就要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先动作,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教学理念的设计。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的学习为学生研究性地学,有针对性的学。将课程进行总体解构与重构,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是在介绍完锻造的基础知识后,将整个课程按照锻造设备的分类方式划分为4个项目,即自由锻模设计、热模锻压力机上锻模设计、平锻机上锻模设计和螺旋压力机上锻模设计,从而完成课程的重构过程。让学生基于某一项目,带着问题来开始对应知识的学习,根据设备的自身特点,去学习和分析模具设计特点和模锻工艺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给出对应的评价和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彻底的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

  2、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习环境的创造

  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采用小班授课方式,大家围坐在圆桌周围,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融入到讨论情景,同时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此种氛围可以解放学生思想,活使得其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的独创见解。落实到本门课程的具体做法,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材料与设备特点分析现有的锻造方法与工艺,同时借鉴自己所掌握的其他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对每一种锻造设备对应的模具进行大胆的改进,分析其可行性。这样学生在对现有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够提出一些或合理或不合理的改进措施,提出不合理的改进措施,通过分析而被否定的过程,可以暴露其在考虑具体问题时的知识欠缺点,本身也是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3、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可以在互联网得到比较直观的视频资源。同时通过在线的沟通和交流,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作业的收发和课程设计任务的布置,都通过网络进行,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外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创新意识。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不断的更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结合本门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在原有幻灯片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更新了以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视频和动画等资源,这些都是互联网优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实施。

  4、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以课本知识作为主要标准,加上平时的作业和考勤,这种评价体系十分死板,偏重速度和熟练度的考查,很少鼓励创造精神。项目式教学以研究模式展开,大力的鼓励学生的创新,改变学生学习课程的传统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从一门课辐射到多门课程,就会促进专业全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具体实施过程为,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创新思维)比例设置为50%,课程设计的比例设为50%。这样设置可以改变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对待课程的学习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检查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综合掌握程度,可以更加客观的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三、教?W效果分析

  经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实施本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为: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2、结合互联网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加合理的规划学习时间,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3、项目式教学的引入,将知识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加之更为合理的考核方式,学生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进而激发创新思维。

  四、结论

  本项目在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性学习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结合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善,变传统封闭式的课堂和实验教学模式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培养,最终通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而提升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金属锻压成型”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47-01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校园学习气氛不浓,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重视专业学习,基础理论较差,动手能力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体育应注重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

    1、前言 素质教育新形势下,体育课堂教学不应单纯片面的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巧,令其在体育测试中获取高分。更为重要的是,应利用体育课程教学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令体育锻炼能够变成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方式,满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探究

    一、“自媒体”和“自媒体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超越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 Media),也被称为“个人媒体”或者是“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快速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合唱效果

    合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传统性和群众性的艺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艺术能力,也能同时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情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39-0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个专业,毕业生在就业...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