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sansa2025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80-01

  一、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高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只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高校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学生发展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保障。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可以通过其内容对大学生人格塑养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徜徉,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周荫昌先生曾经指出音乐内容与中华民族特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内容一致。音乐教育可以将爱国主义情感与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不同乐曲内容自觉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改善人格塑造效益的关键。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高校要把握好对爱国主义歌曲的选取,要利用好《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我的祖国》等歌曲,让大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上述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被音乐中的爱国情感所感染,形成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把握好音乐德育教育工作形式,要适当借助一些艺术形象对音乐表达内容进行深化,以真实形象进行感染。

  二、提升大学生审美观念水平,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是艺术美的展现,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对大学生人格塑养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将真、善、美充分展现在大学生面前,通过其音乐表达内容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之魂,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音乐所具有的美是特殊的且神奇的为音乐本身所特有的美,这种美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感染大学生的情绪,让大学生真正了解美的内涵。

  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把握好审美要求,要依照审美原则适当对音乐歌曲进行选取,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是在磨合过程中产生的,这个过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音乐可以让大学生深入感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可以让大学生深入了解集体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可以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团结合作过程中,改善其人格塑造效益。在音乐教育中大学生一般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这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合唱表演过程中。传统教育中许多学生都只顾埋头苦学,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今后的工作效益。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合作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合作的乐趣,可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适当设置集体活动,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团结协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团体中,享受团体音乐的乐趣。高校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竞赛中,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对提升学生人格塑养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四、提升大学生开拓创造能力,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可以感染大学生情绪,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本质上的转变。积极的音乐可以让大学生充满斗志,让大学生开拓进取,这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大学生在上述困难中可以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可以形成油然而生一种自信,敢于拼搏、创造、进取,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人格塑养效益。大学生可以充分感知音乐的独特魅力,可以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千变万化,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大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创造,树立开拓创造意识。

  音乐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音乐发展的本质,要通过该本质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开拓创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其他专业学习中也形成开拓创新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就鼓励学生参与到毕业季歌曲征集中,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毕业季歌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编曲能力等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人格塑造效益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五、总结

  作为一种德育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声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可以通过曲调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人格魅力,对人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人格塑养培养效益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生活和工作发展。加大音乐教育运用效益,提升音乐教育运用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值得在今后发展中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47-01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校园学习气氛不浓,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重视专业学习,基础理论较差,动手能力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体育应注重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

    1、前言 素质教育新形势下,体育课堂教学不应单纯片面的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巧,令其在体育测试中获取高分。更为重要的是,应利用体育课程教学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令体育锻炼能够变成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方式,满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探究

    一、“自媒体”和“自媒体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超越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兴盛起来,这就是“自媒体”(We Media),也被称为“个人媒体”或者是“公民媒体”。关于自媒体的概念,美国新闻学会媒...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快速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合唱效果

    合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传统性和群众性的艺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艺术能力,也能同时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情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39-0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个专业,毕业生在就业...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