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sansa2025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80-01

  一、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高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只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高校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学生发展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保障。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可以通过其内容对大学生人格塑养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徜徉,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周荫昌先生曾经指出音乐内容与中华民族特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内容一致。音乐教育可以将爱国主义情感与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不同乐曲内容自觉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改善人格塑造效益的关键。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高校要把握好对爱国主义歌曲的选取,要利用好《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我的祖国》等歌曲,让大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上述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被音乐中的爱国情感所感染,形成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把握好音乐德育教育工作形式,要适当借助一些艺术形象对音乐表达内容进行深化,以真实形象进行感染。

  二、提升大学生审美观念水平,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是艺术美的展现,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对大学生人格塑养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将真、善、美充分展现在大学生面前,通过其音乐表达内容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之魂,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音乐所具有的美是特殊的且神奇的为音乐本身所特有的美,这种美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感染大学生的情绪,让大学生真正了解美的内涵。

  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把握好审美要求,要依照审美原则适当对音乐歌曲进行选取,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是在磨合过程中产生的,这个过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音乐可以让大学生深入感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可以让大学生深入了解集体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可以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团结合作过程中,改善其人格塑造效益。在音乐教育中大学生一般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这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合唱表演过程中。传统教育中许多学生都只顾埋头苦学,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今后的工作效益。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合作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合作的乐趣,可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适当设置集体活动,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团结协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团体中,享受团体音乐的乐趣。高校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竞赛中,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对提升学生人格塑养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四、提升大学生开拓创造能力,改善人格塑造效益

  音乐可以感染大学生情绪,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本质上的转变。积极的音乐可以让大学生充满斗志,让大学生开拓进取,这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大学生在上述困难中可以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可以形成油然而生一种自信,敢于拼搏、创造、进取,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人格塑养效益。大学生可以充分感知音乐的独特魅力,可以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千变万化,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大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创造,树立开拓创造意识。

  音乐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音乐发展的本质,要通过该本质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开拓创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其他专业学习中也形成开拓创新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就鼓励学生参与到毕业季歌曲征集中,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毕业季歌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编曲能力等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人格塑造效益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五、总结

  作为一种德育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声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可以通过曲调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人格魅力,对人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人格塑养培养效益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生活和工作发展。加大音乐教育运用效益,提升音乐教育运用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值得在今后发展中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养的影响作用初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