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sansa2025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一、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深入贯彻新课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品课的训练设计要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实践活动。

  例如《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教材“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

  1.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做到谦让?3.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会分享?4.怎样帮助他人?5.我要为社会做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6.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合作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阅读本节内容,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应该怎样去回答。新课导入初步感悟: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具体教学措施有:

  1.欣赏图片,并回答问题。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有什么感受?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品质呢?展示日照市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浴场图片,有几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捡拾沙滩上的垃圾。这些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冒着酷暑,用实际行动,海滨浴场一片洁净,擦亮日照海滨“蓝天、碧海、金沙滩”这张名片。

  2.学生讲故事。如孔融让梨、著名的“六尺巷”历史小故事和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谦让的小故事,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谦让的作用和学会谦让的方式方法,从故事中学会谦让的品质。

  3.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理解“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学生结合自己的分享经历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东西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上的。

  4.说一说生活中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或接受别人的帮助、感受和帮助他人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教育学生帮助他人的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的理由是什么?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体验,突出思想品德课实践性。

  6.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自己能说出近期我们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吗?了解这些成就时自己有何感想?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策略

  1.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存量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实践的机会。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实践的时空,就应该注重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的实践。

  2.要选择有助于开展实践活动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性学习的课题,要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产生。因此,选择适合开展实践活动的课题是关键。思想品德教材中可选课题较多,如:《感受大自然之美》《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养成亲社会行为》等等。

  3.拓宽开展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学生思想品德实践的机会。如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电脑书刊、公园等,一切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纪念馆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渠道。

  4.在实践活动中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只“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实践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如: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故事,格言等;制作勤俭节约倡议书,校报或者学校微信群等。

  三、体验应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学习方式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有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神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正是引导学生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

  总之,初中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不成熟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领,充分利用当下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和甄别是非的能力,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刻不容缓。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探究――以广外云山勤工为例

    一、 前言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竞争与挑战的需要,与高校改革和发展、就业难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问题密切相关。但如何构建高效的教育实践基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系统工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89-02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实践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中西方思潮相互碰撞,真假难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01-01 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英语阅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但在传统的高中阅读教学中,只是单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文字不能转化作感受,不能由抽象的文字转化作想像的内在感受。这是由学生的感受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自然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力就不能唤起内心世界的冲动。所以对美的内在感受里是需要培养的,要是他变得敏锐起来,对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是历史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了平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有效载体。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要求,只有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发掘并阐扬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