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练习情绪的调控

sansa2025

  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练习情绪的调控

  体育技术动作教学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教和学是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一对主体。教师是教学指导思想和计划的制定、贯彻者,始终起着主导作作;学生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教学质量的体现者,两者可视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在练习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体育项目和动作类型的多样化,使每次课都会出现新的教学内容,而学生由于基础,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势必在练习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技术,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决定了学生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和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取一系列方法措施去引导,以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练习情绪更有效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较多的突发事件。作为主体的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很好地掌控情绪,还能运用情绪相关理论对学生个体或者群体的情绪进行调控。通过语言、表情等各种形式使学生获得成功或愉快的情感体验,运用本人的情绪去影响与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对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1.强化动机教育是保持强烈学习要求的先决条件

  动机是促进与保持行为倾向性的制因。行为科学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促进心理有一定的紧张感,从而引起动机,产生达到新目标的需要。美国行为科学专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会、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掌握技术动作是一个需要动员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练习过程,要克服素质、体力、基础差和害怕心理等各种不足和弱点,故要学生有一个持久、旺盛的学习要求,才能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薄弱的意志品质。所以激励其动机应从最高层次需要,即自我实现着手,自我实现不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动作而已,还要与社会、国家利益相联系、与自己今后工作因有健康的身体所具有的能力储备给社会各项事业所产生的效果挂起钩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持久的练习情绪。

  2.以身作则是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榜样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以身作则会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学生只有常看到优秀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他们才会信服、效仿,激发内心的追求。一个教师对事业的追求,勇于进取、积极上进的品质,其影响是其它方法无法取代的巨大力量。只有教师的以身作则才会确立自己的教育威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业务知识的传授,都会使学生乐意听从他的教导,热爱他所传授的知识,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师言行不一,仅靠自己摆出一付“威严”的架子训斥学生,靠教师本身的特殊地位滥用可以支配学生的权力,强迫学生尊重与听从,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直接给学生的情绪带来不良的影响,还会使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引起内心的厌弃和反感,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

  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注意自己的仪表和教态,耐心细致地进行施教,在教学活动中要充满活力和信心,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除此之外,在业务上要不断进取,总结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日益提高,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练习,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教师,使自己的德、才、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给学生以积极进取的情绪影响。

  3.反馈信息是调动学生积极练习情绪的主要诱因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靠信息来传递的。教学要求,动作形式和做法,都要教师以种种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掌握动作所需的练习次数和时间,要视动作难易程度和学生个体情况而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反馈作用十分重要。教师的反馈信息源于学生练习中所产生的信息传给教师,经教师中枢神经系统的分析、比较、判断,形成新的指令,再反馈给学生,成为学生努力的目标。

  教师的反馈信息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还包括手势、表情等行为表现,反馈信息的有效准确与否,主要依赖教师对反馈意义的认识和对反馈方法的选择。首先,信息的反馈要讲究及时性。应尽可能在学生每次练习后及时反馈完成情况,使学生在下一次练习中有着具体的努力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练习情绪。为此,教师要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正确技术的理解,起到强化作用,更有利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积极练习情绪。其次,信息的反馈要注意积极性;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动作,总有个逐个掌握技术环节的过程,在学生每次或数次试做后,对做得好的和取得的进步,要采用“促动反馈”给予肯定和赞许,达到强化正确技术之目的,而对不足或存在的技术错误,也要实事求是地采用“纠正反馈”来指出。但实施“纠正反馈”要特别注意强度,不然会使学生情绪低落而丧失信心。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是由正确的要领不断强化――想、练、听、看结合而建立的,正面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还可密切师生的感情。因此,在运用“纠正反馈”的同时,以“促动反馈”来增强学生的信心,调控学生的良好练习情绪。

  4.严格要求是保持良好练习情绪的有效措施

  有教学就有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课的任务;但严格要求不是目的,只是提高练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严格要求和保持良好的练习情绪从根本上讲是相互统一的,但严格要求势必伴随着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克服生理、心理和体力上的困难,往往容易导致教与学的对立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实现统一的目的任务,首先是教师所提的要求必须目的明确,使学生心中有数。在每次课的开始,教师都应将经周密计划所定的课的主要任务告诉学生,在学习不同的教材内容或轮换到新的项目,教师也都要提出总的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个别要求,使学生的每次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格要求要严得合情合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是一口气就能达到的,总要有个过程,要有阶段性的任务要求。过高的要求不仅使学生望尘莫及,情绪低落,还会造成伤害事故;要求过低,激不起学生的练习热情。所提的要求恰如其分,使绝大部同学经努力都能达到,这样才能增强学习信心,保持良好的练习情绪去克服困难。严格要求也要有个层次性,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和学生掌握情况逐步提出各阶段的层次性要求。还要因学生技术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等个体差异,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合实际的个别要求,并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一味不合实际地严格,则会成为硬逼,使教学双方走向对立面,这不仅会导致学生中枢神经兴奋性越来越低,达不到练习目的,还可能在课后留下一个消极的情绪体验,还会因教、学双方的情绪对立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严得合理得法,这样才能使严格要求和保持良好的练习情绪统一在完成任务的基点上去。

  总之,情绪是影响练习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调控学生良好、持久的练习情绪,还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以良好的练习情绪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之目的。(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练习情绪的调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声乐课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深层次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练习任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声乐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的情况。当同学们兴趣浓厚时,在课中就会表现出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

    引言 小学是一名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数学这门学科会贯穿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可数学,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其知识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也常常困扰着学生的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符合学校校规章程的自发性学生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通过社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学”、“行”、“锲”,共圆少数民族艺术类大学生的青春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8-02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亲切交谈,鼓励青年们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阐述

    在素质教学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基本状况...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