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实践育人理念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认识

sansa2025

  实践育人理念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进步,我国高校教育理念也更加先进,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将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式,旨在通过实践,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丰富、思想道德高尚、综合素质突出的新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践育人理念下,探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时代对大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一、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育人理念没有被广泛认同

  我国教育部门颁布多项政策和法规,向社会各界强调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效果分析,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亦或是社会,总体上对实践育人理念的认识程度不够,与之相比,更加倾向于传统的课堂育人。作为教育的先驱,大部分高校仍然将思想政治教育限制在课堂的框架之内,在高校中,实践育人地位地域课堂教育,此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对实践育人的认识不清,在学习过程中,依旧重理论轻实践。家长出于爱护、心疼孩子的心理,也不支持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社会团体、单位、企业,参与高校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差。

  2.政府保障措施不到位

  实践育人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实践育人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是落实到各个高校实施时,缺乏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对于鼓励社会单位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中的措施,政府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参照,实践育人与实践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产生的影?就是社会单位参与其中的兴趣低,同时,大学生到单位实习的机会少。由于政府的资金支持不足,虽然一些单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制约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无法体现实践育人的价值和意义[1]。

  3.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与活力

  目前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在内容上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生活,且较为僵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大学生的主动性差。与此同时,从形式上而言,目前的实践育人也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许多高校将实践育人活动以硬性规定的方式,局限为某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均缺乏创新,在教育实践中,学生无法感受到实践教育的意义。

  二、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1.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

  首先,对于高校而言,要提高对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视程度,改变单一依靠课堂教育的方式,将新时代的实践育人,与传统的课堂育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1+1大于2的教育效果,将思政政治的理论教学,充分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家长层面而言,学校要邀请家长进入学校,了解真实的实践育人活动,让家长认识到实践育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认识到实践育人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最后,政府要通过政策帮助实践育人活动的进行,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利,对那些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企业单位给予政策福利,如减免税收等,鼓励更多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除此以外,政府还应该将实践育人费用纳入每年的财政支出当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资金额度,为实践育人活动顺利展开提供保障[2]。

  2.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实践育人的激励机制

  当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所以,为调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要在实践育人教育中,融合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具体而言,首先,要为教师建立激励机制,以此促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并提高教师教学的热情,增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通过实践育人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全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意识。最为关键的是,要将教师的工作绩效量化,并将量化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评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育人机制,促使大学生能够积极、自觉的参与到实践育人活动中来,进而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3.创新教育内容、形式,建设实践育人平台

  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构建多元的实践育人平台,具体而言,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助残活动,助教活动,以及三下乡活动等,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中国重要的节日,例如国庆节、端午节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丰富扩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育人理念,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我国高校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运用实践育人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要体现实践育人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

  实践育人理念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认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