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成功概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sansa2025

  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成功概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学生鼻胃管置管成功概率及影响相关因素,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2011、2012级10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506名,分为实验组(256名)与对照组(2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授课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认知结合示范教学,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护生置管成功率、护生插管失败的原因及其鼻胃管置入操作失败的影响因素。 结果 置管情况比较:对照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45.2%,置管失败率为34.8%,放弃置管率为20.8%,实验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96.9%,置管失败率为2.7%,放弃置管率为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授课方法,即教师用模具(非智能)或任一护生示范教学,再让护理学生们相互置管实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焦虑问卷和置管前知、信、行认知的方法判别出鼻胃管置入操作焦虑的护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干预,针对护理学生示范教学给予教师置入鼻导管示范教学,采用渐进性模拟训练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提前准确讲解置管感受及置管困难处;分组置管训练时,根据量表交叉组合安排,将焦虑分值低的护生每组至少安排一人,优先指导置管方法;对处于中度以上焦虑护生采取渐进反复模拟训练,避免护生身体创伤或因置入困难而中途放弃。干预期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生置管成功率。②护生插管失败的原因。③鼻胃管置入操作恐惧的影响因素,其中特质焦虑恐惧测量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针对样本人群进行:为测量受试者一贯的或平时的焦虑情况,在鼻胃管置入法教学后3个月用SAS针对样本人群进行特质焦虑测量评价。根据评分直观地反映护生焦虑的主观感受,量表描述相对稳定,作为护生人格特征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测量,计算所得分值,分值越高,表明焦虑倾向越严重,临界分值T为50分,其中50~ 0.05);但在鼻胃管置入操作焦虑因素与示范教学操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这些因素不影响护理学生的鼻胃管置入操作焦虑状态。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说明,针对有较大创伤的侵入性护理实践教学,护生鼻胃管置入时所具有的焦虑状态较为明显。正确掌握护生焦虑状态及置管前、中、后进行知、信、行认知干预,尤其对鼻胃管置入中度以上焦虑状态的护生改进教学方法,更新、创建客观评估体系 ,可显著提高护生置管成功概率,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护理学生鼻胃管置入成功概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