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sansa2025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01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潮涌般涤荡着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其存在与发展不但能够体现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的利益需求[1]。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多为“90 后”,他们满腔热忱,有时候却也彷徨游移。社会问题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高校论坛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通过媒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诚信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房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雷洋死亡事件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冲击、互相影响。其次,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再次,新生的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利益关系的多样性与冲突。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人权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表达自己主张的途径随着新媒体发展不断拓宽,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

  2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主要集中在“浏览网站”“手机资讯”“网络电视”等新媒介,而通过“读报刊”“听广播”等传统途径的学生非常少。这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向[2]。然而,网络媒介推出的大量都是“碎片信息”,长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其结果就是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浅显化和间断化。而且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学生的视野也从现实逐步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极易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中产生扭曲和困惑,从而丧失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23个人综合素质的缺失

  受社会环境、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发展。他们认为社会道德修养和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调味品”,而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受到社会上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在他们的认知里,自我利益最大,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甚至就算与道德与法律相悖也无妨。

  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及措施

  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及主客观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能偏离教育主题,而是要强化教育主题。并通过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员学习日,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等途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精神,帮助学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大学生辩证看待各类热点问题,使之能够较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方针,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同党中央和政府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这是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思想根本。

  32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须选准时机具有针对性。时机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时间及时搞好教育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的工作重点,以分析社会热点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看准问题的本质。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33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这些要比教师讲授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权威部门正确的渠道,寻找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根源,瞄准矛盾焦点及时进行疏导分流,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4将社会热点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当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叠加在一起出现时,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就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调适。

  35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途径如QQ、微博、微信平台、网站论坛BBS、网络录像视频、教师邮件、在线留言、师生讨论专栏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还可以通过深入课堂、走访学生宿舍、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筛选出学生关注较多的、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可利用各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不同渠道的社会热点的教育引导。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