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sansa2025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01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潮涌般涤荡着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其存在与发展不但能够体现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的利益需求[1]。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多为“90 后”,他们满腔热忱,有时候却也彷徨游移。社会问题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高校论坛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通过媒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诚信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房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雷洋死亡事件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冲击、互相影响。其次,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再次,新生的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利益关系的多样性与冲突。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人权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表达自己主张的途径随着新媒体发展不断拓宽,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

  2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主要集中在“浏览网站”“手机资讯”“网络电视”等新媒介,而通过“读报刊”“听广播”等传统途径的学生非常少。这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向[2]。然而,网络媒介推出的大量都是“碎片信息”,长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其结果就是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浅显化和间断化。而且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学生的视野也从现实逐步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极易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中产生扭曲和困惑,从而丧失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23个人综合素质的缺失

  受社会环境、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发展。他们认为社会道德修养和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中的“调味品”,而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受到社会上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在他们的认知里,自我利益最大,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甚至就算与道德与法律相悖也无妨。

  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及措施

  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及主客观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能偏离教育主题,而是要强化教育主题。并通过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员学习日,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等途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精神,帮助学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大学生辩证看待各类热点问题,使之能够较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方针,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同党中央和政府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这是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思想根本。

  32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须选准时机具有针对性。时机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时间及时搞好教育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的工作重点,以分析社会热点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看准问题的本质。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33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这些要比教师讲授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权威部门正确的渠道,寻找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根源,瞄准矛盾焦点及时进行疏导分流,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4将社会热点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当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叠加在一起出现时,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就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调适。

  35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途径如QQ、微博、微信平台、网站论坛BBS、网络录像视频、教师邮件、在线留言、师生讨论专栏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还可以通过深入课堂、走访学生宿舍、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筛选出学生关注较多的、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可利用各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不同渠道的社会热点的教育引导。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文字不能转化作感受,不能由抽象的文字转化作想像的内在感受。这是由学生的感受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自然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力就不能唤起内心世界的冲动。所以对美的内在感受里是需要培养的,要是他变得敏锐起来,对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是历史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了平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有效载体。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要求,只有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发掘并阐扬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让良好的学习习惯点亮学生的数学生命

    一、数学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可从两方面入手: 1.1培养学生边看边听的习惯。教学中的知识重难点及关键部分,要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并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2014年9月, 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又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30-02 大学生和中学生相比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注重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他们性格形成加以引导和教育,结合当地的实际...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1 工作目标与思路 着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设施,以“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为主要载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