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民办高职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实证研究

sansa2025

  民办高职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实证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1]。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价值观、教育观等因素的外部表现[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子女的成长有很大影响[4] 。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学制短、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职业性强的特点,他们在大学学习很短的时间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经营自己的未来;让他们在学校里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调节情绪、维持心理的稳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就变得尤为重要;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对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3]。因此,研究民办高职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在大学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民办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59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

  1.2 研究工具

  采用瑞典C.Perris等人编制,国内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经验证,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67、0.927、0.729、0.653、0.833、0.686;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06、0.810、0.803、0.926、0.674。

  1.3 测试与统计处理

  采用随机抽样施测,试卷随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6.0和WPS表格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总体状况

  通过对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分析,结果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民办高职学生的父亲教养方式除了‘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度保护’维度,其他维度均高于常模分数;母亲教养方式除了‘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其他维度均高于常模分数;由此可见,民办高职学生的父亲教养方式属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模式,母亲教养方式属于‘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模式。

  2.2不同性别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检验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民办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上均呈现出显著差异。男生体会到的父亲在养育其过程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母亲在养育其过程中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高于于女生;而女生体会到的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则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的区别对待,对男孩更严厉些,对女孩相对柔和些。

  2.3不同年级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检验

  通过对不同年级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民办高职大二的学生感受到的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均高于大一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独立的倾向性更强,更期望自己做主,不愿意父母干涉过多。

  2.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民办高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检验

  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民办高职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民办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体会到的父亲在养育其过程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在养育其过程中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具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独生子女的‘聚焦’作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所有的要求、期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使得孩子在体会父母的养育方式时更多是负面的一些感受。

  2.5父母离异与父母未离异民办高职学生庭教养方式差异检验

  通过对父母离异与父母未离异民办高职学生庭教养方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父母离异的民办高职学生感受到的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均低于父母未离异的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同时父母离异的高职学生感受到的父亲或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高于父母未离异的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一可能是离异的父母由于自己婚姻的不幸福,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理解和爱护;二部分原因可能是对另一半的怨恨移情到了孩子身上;三可能是父母离异的孩子更渴望父母的爱护,当来自父母的是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时内心感受更深刻。

  民办高职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实证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