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sansa2025

  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 引言近二三十年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的结果促使人们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走入大学后,可能面临更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冲撞,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例如社会学家Becker(2000)发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密切。李志凯(2009)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很大。宋广文(2013)等研究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其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并且心理弹性能显著影响并预测主观幸福感。综合以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两者与三者之间的综合性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将探索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试图构建以社会支持度为前因变量,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7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的调查问卷677份,有效问卷即农村户口为521份,有效率为74.43%。其中男生133人,女生388人。2.2 研究工具本研究运用肖水源(1986)等编写的社会支持量,共17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该量表重测信度R=0.92,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心理弹性量表运用2007年于肖南和张建新根据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编制,共25个条目,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总体幸福感表(GWB),由国内学者段建华在Diner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聚敛效度为0.27~0.47。

  3 统计分析本研究对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3-1:〖TP朱平生1.tif,BP〗从表3-1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1,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9。三个变量间两两呈正相关。3.1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检验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成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也成正相关,心理弹性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继续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我们首先假设,心理弹性能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参照Baron和Kenny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别作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3-2中的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表中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09(p

  4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4.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间及主观幸福感两两呈现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例如Pinquart 和Nahum-Shani,吴丹伟等人,其研究结果均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度获得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论增强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水平,都对其它两个变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2 心理弹性在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之前的部分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在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例如衡书鹏(2012)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得出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正相关,并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方向,在今后的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社会支持度,增加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关心和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心理弹性水平,最终实现提升农村大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的。

  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啦啦操教学作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88-02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创新,各个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究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德育工作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就是指导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膳食设计课程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 营养学专业名称与变迁 杜寿玢先生2006年回顾亲中国成立后营养专业本科教育分三种类型: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其他交叉学科专业[1]。第一类为1985年起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下设三级专业医学营养,仅中山医科大、浙江医科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了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环境保护的课程,对于中学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过度教育的含义 过度教育一词是1976年由美国人弗里曼提出来的,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此,过度教育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行。过度教育的概念也是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