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教师与高中学生沟通的技巧

sansa2025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教师与高中学生沟通的技巧

  在心理学中,“沟通”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过程。

  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学习指导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有效高效地进行沟通。

  一、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是一个过渡期,这个阶段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是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不论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存在不少特殊矛盾。主要特点如下:

  1.心态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增强。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他们在各种场合中都想表现自己,这种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另外,他们最怕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弱者”,有时容易出现一些冒险行为。

  2.逆反心理强,自我管理能力差。

  学生们喜欢特立独行,因此这个阶段,总要提供独特的见解,做出不寻常的举动,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性。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对抗,对其他人持否定的态度。因此他们对于老师的管理有很强的反抗心理。

  二、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沟通的时机

  (1)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动。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若发现学生的情绪有异,则应及时和学生取得沟通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突发事件的谈话要及时,即要“热处理”。尽管突发事件有其偶然性,它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如果不及时引导,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2)不要利用学生宝贵的休息或娱乐时间。

  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等课堂是他们难得可以放松的时间。如果老师利用这些课堂或甚至吃饭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则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抵触,结果造成不好的效果。

  2.沟通的环境

  (1)沟通的环境可分为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办公室与他们谈话是比较正常的,但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每次都要在办公室里作“正规”严肃的谈话,也可以在小路上、校园里作随意的交谈,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对办公室里严肃、认真的气氛产生了“对抗”心理。凭你怎么“苦口婆心”,他总是“金口难开”,遇到这类学生,教师不妨在课外活动场地和他谈。有时在课外场地比在办公室里严肃、认真地“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2)要创造温馨平等的环境进行交流。

  平等体现在很多地方,教师的语言、目光、动作、座位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学生对平等的感受。例如:教师采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班主任在适当的时候问及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学生会觉得自己与老师间是平等的。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进行情感交流。

  3.沟通的方法

  (1)善于聆听,不要急于插话。

  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与意愿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2)注重引导,不能命令训导。

  教师与学生谈心时,基本上采用规劝或说教方式。教师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无论学生能否接受,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使学生个人的意愿和主动性被磨灭。教师谈心时,应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适当利用肢体动作,眼神交流给予学生鼓励。

  (3)多肯定学生,满足学生的优越感,但避免行为过于刻意。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每一位学生,在他的身上,肯定会有闪光的地方,这就看老师是不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学生是敏感的,他们会感觉出来老师的表扬是不是真心的,如果只是作为一种手段,那么这种表扬就没有意义。因此,教师的表扬要公平、真诚。

  总的来说,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由心出发,准备充分;创设情境,对症下药”。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教师与高中学生沟通的技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