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sansa2025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怎样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历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应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光辉灿烂的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都是有口皆碑的爱国主义典范,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英雄林则徐本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决心到广东查禁鸦片,严惩烟贩,毅然决然地把收缴上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在中华民族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杰出人物的事迹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2.对学生进行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教育

  大凡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都有一股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如,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邹容因写《革命军》一书,引起清朝庭的惊恐,遭到逮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坚贞不屈,永不低头,最后英勇就义。邹荣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对学生的人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奋发向上的教育

  像祖冲之、李时珍、李四光、竺可桢等人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感染力,使他们以这些人物为榜样,敢于攀登高峰,成为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

  4.以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对学生进行启迪和借鉴的教育,以史为鉴可知得失

  如,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有勇有谋,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天京事变后,他负气出走,带走一部分精锐部队,这既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给革命斗争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也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经过具体分析之后,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深刻教育,对石达开这个历史人物也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5.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例如,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加拿大共产员白求恩大夫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为抢治伤员,不管身处险境,争分夺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白求恩大夫这种无国界的奉献精神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利用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应突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从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为学生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为反对外国侵略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学生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加深对自己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为之而奋斗。

  三、利用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做到寓情于史、寓情于理,使学生从理智上、道德上、美感上受到历史教师的熏陶,因此在讲课时经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及形象化的语言,用真情实感、喜怒哀乐强烈地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有相应的情感。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显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教师还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

  决心。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