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sansa2025

  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c)-0160-03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odes of clinical practice for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LIU Jun-ling1 ZHAO Xiao-hua2 LI Xue-mei1 WANG Yan-qiang1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31,China;2.Department of Anatomy,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53,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explore medicine.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s are discussed on how to train the clinical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in our university.A new mode of clinical practice education,“medical knowledge,clinical skills,occupation quality” is formed i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By increasing the teaching time of clinical practice,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training of students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developing the advantages of simulated medical teaching,forming the bilingual mode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graduate students,strengthening of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etc.,the level of the clinical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increased and more high-level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wh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re cultiva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Key words]International students;Teaching model;Medical knowledge;Clinical skills;Professional quality

  近年?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临床医学,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排名第三位的留学生输入国,留学生教学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1]。我校已有十余年的留学生教育教学经验,为培养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我校在多年的留学生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卓越医生为目的,形成以“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素质”相结合的新的临床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水平医学留学生,具体报道如下。

  1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时间

  作为医学院的毕业生,成为能够看病的医生是第一要务,要求留学生具备较好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在当今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下,留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医生实践技能的需求[1-2],为此我校改革了留学生的教学计划,延长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时间:留学生在医学院内完成两年的公共课及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完成两年的医学临床理论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在临床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临床模拟教学平台及实践训练平台,进行临床技能训练操作训练,通过严格的标准考核后,方可进入医院临床见习,最后1年在国内外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毕业实习,在整个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严格的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方式增加了留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提高了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毕业后大多数留学生都能顺利取得本国的医师执照。   2加强留学生汉语水平培训

  医学教学中的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教育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良好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医生和病患之间的紧张情绪,提高医学救治水平[3-4]。我国承担留学生教育的医学院校大多数采用全英文授课,留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要学习的医学理论知识,然而其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限制其与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所学到理论知识无法充分实践。为此我校增加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培训,要求所有留学生必须参与汉语学习并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使留学生都能达到一定水平的语言交流能力。现在我校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明显得到提高,相应地与老师、患者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助于留学生医技水平的提升。

  3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授课质量是留学生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而且需适应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要求并具有较强的授课技巧与艺术[4]。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留学生教师资源遴选库,选派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培训及进修学习,聘请优秀的国内外专家进入学校、教研室或开设英语教学培训或开展座谈会等,通过各种方式多渠道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中英文双语教材的撰写。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5]、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6]、小组式教学[7]、模拟医学教学[8]、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某些患者的图片、录像、科教素材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使抽象晦涩难懂的临床各科室疾病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留学生既能较好地理解课本所学知识又能通过具体病例学以致用。建立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双语授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授课水平。

  4发挥模拟医学教学的优势

  我校拥有国家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了完整的模拟医学教学体系,能够充分模拟常见的临床情境和临床的氛围,给学生真实的临床环境。用模拟医院的平台,配合医学理论的教学穿插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进行以疾病为主线,在真实临床情境下的进行医生的操作技能训练以及医学素质教育[9]。教学内容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各项操作都依托真实病例,从问诊开始到查体,完整的操作过程,操作后的病情交代、完成病例、诊断、治疗、查房和交接班,对学生进行从基本临床技能到团队合作的全面集中训练[10]。在医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医生职业形象,强化医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熟悉医疗机构工作流程,特别强调医生的责任心、慎独精神以及自我保护等医学法律意识,学生考试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医学的兴趣,端正学习医学的态度,培养临床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医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到临床实习中,完成医学生到医生角色的预演,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11]。

  5留学生与研究生“结对子”双语模式

  在多年的留学生教育中,我校创新性地提出了留学生与研究生“结对子”双语模式,即在导师的指导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带动本科留学生的临床实践双语教学的模式[12],首先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中遴选一批英语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及临床技能水平[13]。在留学生实习阶段,留学生与研究生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管理病人,完成日常医嘱处理、手术助手、换药、住院病历书写及整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等实习医生日常事务,参加临床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座等[14],研究生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也可采取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个别访谈及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得教学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留学生及研究生的双语水平、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6增强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培训

  在医学生的临床理论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问诊、体格检查、临床操作的医学实践理论知识,充分利用模拟教学平台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教师按标准问诊及体格检查流程进行示范教学,学生之间进行病人及医生角色扮演,或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操作等临床技能培训,强化其手法标准性及准确性、查体顺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培训医患沟通技巧,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与纠正,只有通过临床技能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医学见习、实习。前期准备的良好程度决定着留学生进入见习、实习的适应快慢程度。

  临床思维能力是决定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关键。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要求将临床病例与基础知识紧密联系,需经常开展的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14]。在临床实践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病例引入,在?v课过程中教学生如何进行病例特点总结,利用医学理论知识解释患者的症状、体征,如何诊断、鉴别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利用标准化病例或临床典型病例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反复训练学生对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水平,之后学生遇到类似的患者,可以让留学生独立的去分析治疗,加深对此疾病的理解。在临床实践阶段,要求带教老师加强相应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培训,在三级及二级出科考试评价中引入改良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效果,随时修订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

  7人文职业素质的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现在的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5],相对应的在医学生培养中,扎实的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并不单单等同于医学生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包含着政治、经济、心理、社会、情感、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我校探索了加强留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实施,包括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时从以前的8%提高到15%左右,选取合适的教材和师资,同时开展医生的职业素质认知的训练,主要包括:医生个人素质训练,医生的着装要求,医患沟通艺术,医学伦理基础,突发事件急救常识,社区医疗服务等培训。然后不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了解医学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树立“医乃仁者”的信念,健康的走向社会,成为人格和医术合格的医生[16]。   综上所述,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学校乃至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同时医学教育的质量直接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留学生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显见的反映,我校形成的以“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素质”相结合的新的临床实践教育模式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明显提高我校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我校将会继续努力,开创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留学生临床实践医学教育之路。

  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