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sansa2025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是三所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专业特色的高校,在各自迥??的学术氛围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信念有利于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探究集体政治学习对三所高校大学生政治信念影响力,我们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线上线下问卷访谈和采访调查,从而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深的领会,结合调研情况,在文后附带提出一些有效性方案。

  一、相关范畴界定

  (一)集体政治学习

  集体政治学习,是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以国家政方针及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听课或研讨的学习方式,具有学习形式和主体多样性的特点,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概念源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组织学习。它经历了由自发讨论、制度化系统学习到听课与研讨相结合的三个阶段。现阶段的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活动形式更加多样,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讨论,以集体讲座、观影、阅书、讨论和调研等为主。

  (二)政治信念

  政治信念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意志、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四个维度。

  有效的集体政治学习是形成科学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集体中学习可以达到倾听与讲述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成员之间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克服认识的反复性;是锤炼坚定政治意志的良好契机,政治意志始终伴随人们的政治行动,通过集体政治学习锤炼政治意志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榜样的力量,促使大学生政治素质符合目标取向要求;持续有效的集体政治学习是培育和改善政治情感的基础,但如若把握不好,易使参与者产生厌恶感和其他负面影响;又是锻造理性政治行为的有力保障,政治意志坚强的大学生往往能够形成自律意识,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转变成政治行为,[1]集体政治学习所论的话题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自我政治行为的反思,形成理想的政治意识,用以指导政治实践,帮助其在适当时机做出恰当的政治行为。

  (三)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与政治信念

  1.体现民主开放的学习[2],高屋建瓴的思想碰撞

  集体政治学习这种形式并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和他人讨论,思想彼此激荡。大家一旦融入集体氛围便不会感到约束,而是体验到了互相提问的深邃敏锐和高瞻远瞩。有利于从新的角度对事物重新审视,想别人之未想,思别人之未思,提别人之未提,就相关问题探讨所得出见解和结论,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政治信念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2.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与时俱进的价值引领

  纵览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号召加强学习而率先垂范,而是围绕近期的时政热点或者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进行讨论评述。实际上,每次学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3.发挥导向示范的学习,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集体的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导向和示范作用。使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探讨,观点相互碰撞,催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因而必然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对优化参与者的政治认知、激发其政治信念自我培育的积极性,从而对加速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供潜在动力。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情况当前存在着自主性差、参与积极性不高、收效不显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辩证看待集体政治学习以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将在后文中重点论述。

  二、调查研究概述

  基于院校和专业差异,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对三所高校大学生所参与过的集体政治学习形式、内容及效果等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对比研究法――思想政治专业为一类,其他专业方向为一类,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校际差异:理工类与文科类院校学生的政治信念差异

  经调查,西安邮电大学(理工科院校),有80%以上的大学生缺少关注政治生活的主动性。相对来说,另外两所人文社科类高校的学生对自身的政治信念要求更高。表现在出于求知所需而对时政关注度达80%以上,通过参与集体政治学习而培养政治信念的人数比例在95%以上。可见,人文社科类学生较之理工类学生的集体政治学习效果更好。由于存在学科差异性,集体政治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专业差异:思政专业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政治信念差异

  根据下图,在政治信念极强的群体中,思政专业的学生明显多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一般化的时政兴趣群体中,各自所占比趋同;而完全被动接受政治学习的现象仅存在于非思政专业学生中。他们的“毫无兴趣”来自于强制性所造成的无所适从,不过,非思政专业的学生有对政治有主动意愿的还是占有相当比例,可看出他们对集体政治学习依然有着一定的向往,只不过没有通过有效形式而满足其政治学习的需要。

  图2 三大高校思政专业与非思政专业学生对时政的兴趣程度对比

  (三)基于集体政治学习内容的思考

  通过对三大高校部分学生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近1/3的学生对政治问题较为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政工作者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或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不清;亦或是过分强调思想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导致知与行的分离,使得理想信念成了“高尚的空话”。因此,教育的内容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知水平等都会影响集体政治学习对大学生政治信念的培养。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的参与者会在内心深处不同程度地形成对政治观点的集体默认性。[3]

  四、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思考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性。”[4]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历练深厚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更有效地传播以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为内核的政治文化,实践证明,无论外在环境怎样变化,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属性不能替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更频繁更强劲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不但不应削弱,相反更应得到加强,“讲政治”更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的基本价值立场。[5]

  (二)模拟政治性情景,尊重学生主体性

  我们借鉴“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法庭”,提出“模拟政府”这一形式。在“模拟政府”的团体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模拟现实情境,通过扮演外交官、政府工作人员等角色,参与到由政府间组织召开的模拟会议中,为扮演“社会公众”的群体服务,使参与者深入了解自己所代表的政府机关的职能和运行流程。还可适当模拟西方国家的政府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显隐教育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政治知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知识优势和思想??势,把抽象的意识形态蕴含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之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同大众政治观的沟通对话,[5]在最大程度上达成思想共识,我们认为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所在。

  (三)创新思政话语体系

  当下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和可塑性为高校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回归人本质应是话语体系改革立足点。要以促进价值认同为旨归,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充分运用史实资源和新时代大发展的基础上,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交融激荡之地,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坚守高校意识形态这块高地,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到实处,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牢牢抓在手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