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sansa2025

  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念上的取向准则,包括实用价值、规范价值、审美价值、群体价值等等。[1]价值观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发挥着与文化相类似的功能,例如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功能,群体整合功能,社会化功能等。大学生的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所独有的文化,它主要发挥着规范和指导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所在,从小处着眼,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生活、学习、未来的职业选择等,从大处看,这也事关国家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社会转型的主体为社会结构,它指的是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过度的状态,而不单指某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有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的转变。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的转型,即从经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增长转向创新推动和消费投资协调型增长,从外向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从而实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环保的科学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较之前也有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

  (一) 多元的价值驱向

  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是认可和国家近年来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又体现出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情况。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王红梅、陈大伙、郑建江在2012年做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1000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87.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合理的,有91%的受访大学生非常相信和比较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访谈调查还表明在大学生这个群体当中同时存在着多元取向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义务和利益等问题的选择上不愿意偏重哪一边,而是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人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兼顾”,“义利共济”的最佳结合点,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2]

  (二) 更加务实的价值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利益的最大化,竞争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重要社会经济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趋向务实化。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不再是“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取而代之的是响应收入、地位、声誉等现实因素的号召。根据王红梅等人的调查表明,在1000份回收问卷当中,有46.5%的大学生认为收入是他们选择事业的最大动机,认为是符合自己特长的是25.4%,认为工作轻松自由的为13.5%,而认为社会贡献的仅仅有14.6%,这表明将近一半的受调查大学生价值目标趋向了功利化、世俗化的倾向。与他们父辈们相比,当代的大学生不再注重集体主义或者理想主义,而是转向关注现实的、物质的回报。我认为大学生的这种价值目标的转变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追逐效率与利益,而现实常常给我们的是“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再好的理想都白搭”的印象,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大学生作出更加务实的价值选择是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的。

  (三) 趋于自我的价值主体

  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的余地,同时,社会也渴望多种个性的人才。以往稀少的社会流动造成的比较沉闷的社会氛围中,每个人都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即个体的发展只为了满足集体的需求。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向自我或个体本位转化。在个人的经历中,他们更加注重或关心自我发展,注重个体人格的独立性,更加愿意彰显自己的个性或“自己为自己代言”。大学生的这种价值取向表现得比较明显。较以往的“红花更需绿叶配”相比,每个人更愿意做“红花”,形成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场面。据王红梅等人的调查中第14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关注自我能力的提高,想要获得独立,这种现象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化的表现,但是,这种价值取向过度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集体活动中,人人都想当主角,没人甘当配角的现象,这是值得思考和警惕的方面。

  根据王红梅等人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调查结果降序排列下来还有社会和家庭这两大因素。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引导和教育的时,要关注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同龄群体对大学生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应该予以同龄群体一定的重视。(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嬗变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