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sansa2025

  如何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30-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的强化,成为有效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等等,都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学习激情的培养作为教育效果提升的一种应然选择,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生学习激情作为研究的对象,就如何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使学生在情绪高涨和内心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学习,那么其教学肯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会使得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冷漠的态度,从而产生对知识学习的疲劳感。小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学习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活力,那么这样的课堂将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学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心理学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人在欢快、愉悦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乐于去接受某种事物和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有效提升小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个性鲜明的教师必然会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师在展现个性的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并不断地将其优化、完善,从而形成自身独具魅力的风格。教师独特的风格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记得开始教学那年,我和其他刚任教的老师一样进行教学,学生总是不愿意听,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掌握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学生就特别喜欢我上课,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关系状态下,学生才可能大胆、开放地与教师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同时,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长,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现学生的兴趣特点,实施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小学课堂教学要具有激情

  为了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带着激情去面对学生,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其论著中曾经提到:“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激情和鼓励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激情的课堂教学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历程中,能够拥有无穷的动力来参与学习,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课堂教学并不是只有激情就足够,也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科学教学方法,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实施更加优化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体现课堂“活”的特征

  课堂的“活”就是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是小学教学的核心部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认为课堂上能够以足够的激情去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学习,就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获得更加优化的学习体验。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魅力

  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忽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打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通过对学生科学评价,让每一学生都能够找到自身的优点,评价时要多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树立更加强大的学习信心。

  五、小学课堂教学应以激励为主

  早在我国明代就有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激励教学的重要性。而当今的教育理论也是如此,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卢姆在其教育理论中也十分强调激励教学的作用,他指出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其学习的效果必定会比相对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乐趣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肯定激励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心理学理论,每个人都有被获得肯定的欲望。一个人在获得别人肯定的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对某件事情产生更好的兴趣,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得到激励以后,能够以更高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也将会更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习激情的培养作为教育效果提升的一种应然选择,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意尊重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何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