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sansa2025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731.9 文献标识码:A

  1责任教育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

  责任是大学生成人的基石,为大学生成人奠定根基。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必须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可见,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生责任教育是以“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准备期,其学习、生活突然由“他管”变为“自管”,只有通过责任教育,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铸就他们的健全人格,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决策,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是大学生成才的“维生素”,为大学生成才提供能量。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生首先是对自我负责,因此,负责任的大学生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并能自觉加强在大学期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主动承担并完成大学生的任务――将自己培育成“四有”新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没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则学习无目标、行为无准则、道德无底线、是非无界限……犯了错误依然强词夺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毫无自责之心。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才能使大学生勇于负责,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地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朝着成才目标奋进。

  2责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高智力群体,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卷入庞大的社会体系中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就有着不同的责任。自觉承担责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粘合剂。弗洛姆(Erich Fromm)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认同感、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首先,作为在校大学生,自觉承担“大学生责任”――强壮体魄、完成学业、锻炼能力、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其次,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承担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责任,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即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够认清社会形势、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健康的社会风尚,以其尽义务、负责任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积极主动承担自己肩负的责任,形成人人知责任、处处尽责任、事事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3责任教育是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已然形成。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蜂拥而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和斗争无处不在。西方资产阶级不良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冲击我国民众的传统文化思想。大学生正处在感性与理性、热情与偏激、继承与批判并存的年龄阶段,其社会阅历不深、生活经验不足、甄别能力不强、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不够成熟,但思维活跃、猎奇心强,因而极易接受一些外来文化思想,形成错误或扭曲的观点。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自觉按照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认识与全面理解多元文化,有目的的汲取和借鉴,丰富并创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责任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千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富有朝气的高智商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有无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影响“中国梦”实现与否的关键问题。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勇于承担责任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才有发展,民族才有希望。

  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基本源泉。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实现自我管理,能够主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积极探索专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能够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感强的大学生,特别关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会产生强烈的批判和改造欲望。有强烈批判和改造欲望的人,在批判和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使我们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关键。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