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促进大学生成才

sansa2025

  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促进大学生成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14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30-02

  [本刊网址] http://www.hbxh.net

  一、引言

  心理资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理论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最早出现在Goldsmith,A.H,Veum,J.R.,Darity等经济学家的文献中。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以往所凭借的技术、数据、专利、物理资产、管理制度、有形资产等优势已遇到瓶颈。有远见的管理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员工的心理品质、处理任务的能力、人际关系、精神状态等个人心理素质,这就是有待深入挖掘的心理资本。

  二、心理资本理论

  (一)心理资本的发展历程(纵向比较)

  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社会学、投资学中,指个体对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及人生信念、价值和认知的综合。CJoldsmith 1988把心理资本描述为影响生产力的人格特征,如生活态度、工作态度、伦理取向、自尊等。

  心理学对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和Rogers开始关注人性的积极一面,他们的研究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并在2002年《真正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纳入资本的范畴。

  美国前管理学会主席、积极组织行为学(POB)创始人Luthans在2004年将心理资本的概念拓展至组织管理领域,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揭示了除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外,组织竞争优势来源的第四个视角――心理资本,标志着积极心理资本时代的到来。

  (二)相关概念的区别(横向比较)

  在经济学中,资本是指能够用于物质生产并能创造收益的资源,具有可投资、可收益的特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来看,资本经历了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演变。从个人的微观角度来看,个体资本包括:生理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

  生理资本可控度较低,社会资本在个体刚出生时已确定,随后逐渐发展,可控度属于中等,相比而言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可控度较高,而心理资本对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度更大。

  (三)中西方心理资本理论维度的差异(跨文化比较)

  对心理资本的认识有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学领域,Goldsmith和Veum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Daritv认为心理资本主要由自尊和控制点两个因素构成;在组织管理领域,Luthans把心理资本看作人积极心理能力的集合,并根据可测量、可开发、可用来提升工作业绩的POB标准把其分为:自信(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自信指的是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信心;乐观即为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希望是指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韧性是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Luthans,Youssef,Avolio同时认为还可以考虑将创造力、智慧、幽默、真实性、感恩之心等纳人心理资本构念范畴。由于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刚开始,其外延有待界定,不排除添加其他维度的可能性。

  柯江林证实本土心理资本的二阶双因素结构: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乐观希望、奋发进取与坚韧顽强)与人际型心理资本(谦虚诚稳、包容宽恕、尊敬礼让与感恩奉献。即做事和做人两个方面。人际型心理资本为中国特色。

  三、心理资本与大学生成才

  (一)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

  乐观、坚韧、希望、自信均对学习成绩有正向作用。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促进学习时认知策略的应用和制定较高目标,并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目标而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乐观的学生可以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较少的压力和焦虑,学习成绩也更好。希望度与平时成绩相关且可预测期终成绩。胡烨妃认为韧性可以预测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水平。

  (二)心理资本与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关系

  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掌握目标定向,设置的目标为中等水平,偏向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而不过分在意结果;自我效能低的人倾向于表现目标定向,设置偏低或者偏高的目标,偏低的目标确保自己成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偏高的目标万一失败则归因于外部,与自己能力无关。责任心强的学生更易接受对失败的批评,倾向于选择学习目标定向和获取知识;责任心弱的学生注重表现,以成绩目标定向为主。

  总之,心理资本可促进大学生选择成就目标定向,促进大学生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可以说,心理资本是将潜力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中介。

  四、培育积极心理资本的措施

  (一)幼儿园和小学初期要更加注重情商的培养。情感是一个人的基础,情感丰富且正直的人有较高的责任感;情感体验丰富的人会有更多的艺术诉求,可提升生活的质量。

  (二)知识、技能和心理资本同时开发。学生只有内心想掌握知识才会设法学习,老师家长要善于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经常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其自信心和能力的培养。

  (三)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同时培养。即做事的能力和做人的品格要同时培养。古语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袁枚)

  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促进大学生成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