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sansa2025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一、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

  雷锋精神是新时期投身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1.投身民族振兴的爱国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国的民族。雷锋的童年是艰苦的,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他懂得了应该爱谁恨谁,深切感受到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好,雷锋同志也决定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社会主义事业。雷锋同志具有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念,这也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

  2.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本质。雷锋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乃至生命。雷锋同志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部队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正是他的这种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致使他在工作中忘我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精神的实质,这也是50多年来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3.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雷锋具有强烈的服从、自觉意识,并且将这种服从、自觉意识贯穿于其日常生活中,其核心是把个人融于集体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具有服从性、平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是服从组织分配,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忠于职守,把个人的自主择业与服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提倡岗位竞争而不能忘记勤勉敬业、忠于职守。

  4.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雷锋同志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和技术,苦练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雷锋发扬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为人民服务。

  5.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进一步强调:“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1]雷锋同志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因此,雷锋精神中包含着丰富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迫切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西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具有迫切性。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只有对大学生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从事社会主义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实现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2.市场经济的功利性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抵制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功利性影响,就必须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质疑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3.价值观的多元性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显得至关重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作用,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三、用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笔者认为,用内涵丰富的雷锋精神能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用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知行统一。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通过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知行统一,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每个大学生都要像雷锋那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行一致、勤勉自强,胸怀宽广、谦虚忘我,常为善小、持之以恒,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风气,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

  2.用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容不可或缺。雷锋同志从本职工作、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易恶小而为之,在社会实践中,把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实践有机结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在社会实践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

  3.用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雷锋精神是在党和人民关心哺育下产生的,体现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执著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境界。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发扬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刻把握世情国情,积极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开拓进取,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用雷锋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雷锋身上形成了淡泊名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见义勇为、严守纪律、敢于牺牲的优秀品质,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可以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来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与发扬雷锋精神相结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雷锋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