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sansa2025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89-01

  韩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其中,一部分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汉字外形依然保持一致,我们称之为“汉韩同形词”。汉韩同形词在汉字外形、词义和用法上与汉语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而也对韩国学习者在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偏误原因探究

  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韩同形词的时候,因为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出现的偏误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词义理解偏误、用法的偏误、搭配的偏误。下面分别就这三大类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1.词义理解偏误

  这类偏误主要是因为汉韩词义有差异时,学生依然会按照自己母语中的词义去理解汉语词,导致了偏误的产生。例如,“我们去学校外面的中国食堂(shítáng)吃饭吧。(??)”,“食堂”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比如“学生食堂”、“单位食堂”。但是在韩语中,“??(食堂)”主要指“餐厅,饭馆”。由于学生不了解汉韩词义的差别,误认为汉语的“食堂”与韩语的“??”等义,所以导致了偏误的产生。类似还有“学院、新闻、爱人、先生、翻译、方面、继续”等。

  2.词的用法的偏误

  这类偏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习者不了解汉语词的使用方法,或者将其母语中的使用方法迁移到汉语词中来。其中最常见的偏误是由于对词性的把握有误而产生的偏误。例如:“我没有经验(jīngyàn)过这样的事情”,“经验”在韩语中可以用作名词和动词,但是在汉语中只能做名词,故而学生将汉语词的词性泛化,导致了偏误的产生。类似的偏误还有“关心、影响、丰富”等。此外,还应注意一些特殊词的用法,例如:“我今天考试(kǎoshì)了一天,很累。”在汉语中,“考试”是一个离合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在涉及到动作持续的时间范围时,可以把时间放在两个汉字的中间。学生由于不了解离合词的用法,故而出现了偏误。

  3.搭配的偏误

  很多汉韩同形词虽然汉韩词义完全一致,但是却有不同的搭配关系。词语的搭配是词的语义组合关系的表现形式,汉语与韩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以在两种语言中组合和搭配的习惯也不一样,例如:“上周日他进行(jìnxíng)了婚礼。”由于汉语中,“?M行”总是用在持续性的和正式、严肃的行为中,“婚礼”并不是一个总在持续的动作,所以我们不能够搭配动词“进行”。

  二、教学建议

  在实际的汉语词汇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韩国学生尽快的掌握汉韩同形词,减少偏误的产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在对韩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对汉韩同形词进行词义对比,根据不同类别分类教学

  根据汉韩同形词与汉语对等词的词义对比关系,我们将汉韩同形词分为汉韩同形同义词、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和汉韩同形异义词三类。汉韩同形同义词的偏误主要出现在词的用法和搭配上,而汉韩同形异义词和汉韩部分同形同义词主要是在词义理解方面出现偏误。教师在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应对汉韩词义对比关系有充分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类词进行教学。

  2.对汉韩同形同义词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词的用法和搭配上,并适当进行词汇的扩充

  在对汉韩同形词的用法教学方面,应着重强调对词性把握。韩语词性标志较为明显,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有自己的形态特征。而汉语是一种表意的文字,不以词形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因而缺少形态的变化。如果学生了解汉语词的词性,就会按照韩语的常用词性来推断汉语的词性,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对词性有一个说明,特别是对某些兼类的词,每种词性都要讲解并举例。

  此外,词的搭配也是我们的一个教学重点。每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搭配习惯。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形容一个的身高,用“高”和“矮”;而在韩语中,则用“大”与“小”。再如,我们常常用“大”来表示程度,比如“风很大”,“雨很大”;而韩语中搭配的形容词是“多”,韩语的说法为“?????(风多)”,“?? ??(雨多)”。

  3.针对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和汉韩同形异义词的教学,主要侧重对词义差异的辨析

  对韩国学习者来说,意思不同的汉韩同形词是其受母语干扰较为严重的部分,学习者很容易按照韩语的意思进行理解,这样就导致理解的偏差和使用的偏误。对待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的教学,应该首先向学生讲解这个组词汉韩词义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哪些义项是汉韩共有的,哪些义项是独有的。然后针对学生学习阶段和汉语水平尽量对各个义项进行详细说明。尽量使用给出例句的方法,而不要采用母语释义和用同义词释义的方法。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对于教材中不完整的释义加以补充。在对同形异义词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汉韩词义存在着差异。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汉韩同形异义词的词义辨析,训练学生自己辨析词汇意义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交往的日益密切和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对韩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汉韩同形词与汉语词词义的对比研究可以让韩国学习者意识到两者词义的差别,减少母语负迁移作用,降低词汇的学习难度,减少对词义的理解偏差。而对外汉语教师来说,了解学生汉韩同形词的习得状况和偏误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汉语词汇教学和教材编写,提高教学效率。

  韩国学生习得汉韩同形词的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