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sansa2025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05-01

  从本质上来看,音乐欣赏属于一种审美活动,以接触与感知艺术作品为主要方式认识世界。进行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并非局限于欣赏能力一个层面,还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学生音乐教学欣赏能力培养,是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综合性措施,以确保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重点对其欣赏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思考。

  一、以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差异为依据,应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进行音乐欣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音乐知识。换言之,学生所具备的音乐知识及文化素养高低,直接关系着其音乐欣赏的程度。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不同,文化素养与行为爱好不同,个性发展与基础知识结构不同,导致其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基于此,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与喜好倾向等进行充分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行为中采取差异化策略,开展差异化赏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二、把握音乐作品背景,通过不断熟悉以感知音乐内涵

  音乐存在着显著的抒情特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其过程即欣赏者与音乐作品感情活动相互融合与共鸣的过程。要切实做好音乐作品欣赏,必须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有着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不断熟悉,反复聆听与感知。通过介绍或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相关背景知识,从宏观上把握音乐作品的真实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视听结合,创新教学方式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依托现代教学方式,创设声音、图像与视频相结合的学习情境,为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供基础。如在进行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关作品背景介绍或聆听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打破单一“听”的教学方式,通过“听”与“视”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感触音乐形象,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意境,拓展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四、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度

  为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在音乐作品欣赏教学中,应充分介绍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与作曲者的状况,同时还应关注学生整体特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贴合学生能力为准,帮助学生深入到音乐作品之中,并展开联想与想象。如在赏析音乐作品《牧童短笛》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刻画江南风光,描绘出小桥流水的意境,并想象牧童横坐于牛背之上,一缕清风拂过,短笛声起。通过联想,能够让学生将音乐作品中的模糊意境具体化。

  五、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问题,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贴切的教学语言。通过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能够引起学生内在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去感知音乐作品。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教师在描绘春、江、花、月、夜一体的空间与意境时,在教学语言上可以选择平静语调,以委婉的方式来描绘场景,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欣赏情境,从而让学生置身于《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环境之中,感触音乐作品所带来的魅力,并完成音乐作品赏析目标,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六、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为实现学生欣赏能力培养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发挥整体合力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内涵与情感,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与音乐欣赏水平。在音乐教学中应落实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认知音乐作品背景,重视熟悉过程,创新教学方式,以视听结合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将模糊的音乐意境清晰化。此外,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语言的应用,提供相关的音乐欣赏意境,为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提供帮助。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