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的探讨

sansa2025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使被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精神境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并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如果失去这一主体,政治教育就真正成为了空洞的说教。因此,必须将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核心,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目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指一种通过对人类人格、尊严、价值的维护,主张以人为本,肯定和重视人包括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等在内的相关因素,属于提升人生存意义的一种实践行为。“人文关怀”拆开来说,“人”是出发点,“文”是手段,“关怀”则属于实行方式。“人文关怀”不同于一般的“关怀”,它除了具备普通的需求关怀外,还侧重于“文”的精神需要,既从需求关怀上升到人精神和理想的关注和尊重。可以说,它是情感与理想相结合的终极关怀。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意义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以人为中心”作为内源实施发展计划后,往后的发展观都遵循这一思想,不仅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将人看做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地,再加上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如今经济发展模式中已经逐渐显露出迟钝、乏力的现象。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增加,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政治教育目的是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确保学生成长方向的正确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不断进步的社会也决定了高校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道德观念多样化、个人意识不断加强等等,这些复杂多样的思想意识或多或少都会冲击着学生正确道德品质观念的养成。而人文关怀的加入,真正使“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在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增强其文化素养,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的现状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素质特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几个基本要求。但是当前我们高校的教学活动却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教师自身的愿望出发,实行“强制性的强化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备的判断、理解和内化功能。

  (2)忽视学生的自我需求。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经历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水平,因此也就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知识需要。但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授课,而不顾学生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第一,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当前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空洞”说教,对现实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含糊带过,并不能真心实意地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实际问题,难于满足学生需要,加上陈旧内容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第二,忽视不同学生的层次性需要。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面构成决定了教育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实施,真正做到因人而教。然而现实教育却是: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人特点,实行集体“一刀切”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3)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目前高校课堂似乎都误解了教育的内涵,认为只要将学生教育得服服帖帖、循规蹈矩就是好。殊不知正是这种教育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理想,致使学生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个性,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1)重视学生的需要。首先,启发学生的需要。教育者必须要通过客观实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确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其次,准确把握学生需要。把握学生需要是使教育实施更具备针对性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生的优势需要;再次,要引导学生需要。就是指教育者在把握学生需要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正学生的不合理需要,保证学生需要的正确性。最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层次不同”这一特点进行因人而教。同时,要想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教师还必须在引导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发自内心地平等对待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格的尊重,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教育。

  (2)将人文关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化。科学理论知识和人文道德素质属于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关系,因此,要切实将人文关怀确实体现在教育教学这个主渠道中。

  首先,创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培育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意义重大。因此,可以创新性地增加人文素质培育内容。例如,教学内容可以围绕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要求、社交渴望、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其次,做好差别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都不尽相同,具备较大差异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有目的地进行层次性教育。因材施教,真正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和独特个性优势,使之真正形成和谐独立的人格。

  (3)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校园管理中,营造人文化的校园环境。首先,重视政治教育的宣传作用,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的教育宣传中,使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建立与学生教育有关的健康网络平台,为学生打造一个绿色网络,保证大学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能保持思想的纯净。

  总之,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不仅能使大学生素质得到全方面发展,同时更保证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