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中"英雄主义"对学生价值的影响

sansa2025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中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22-01

  教材是我们掌握一门课必要的辅助手段,它对我们的影响除了书本上显在知识以外,还有潜在的精神影响。因而,教材中内容以及人物的选择,多是那些富有正能量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材作为育人的一种关键性手段,要想发挥教育影响的最大化,必然要从方方面面入手。"英雄主义"对每一个成长中孩子的价值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

  1.民族精神的传递作用

  教材对于我们的教育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由外而内的。教材传递给我们的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知识,知识多是一些可看可感的符号集合,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符号深入的了解,实现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其次就是精神,教材通过这些符号集合来影响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中,最显著的就是英雄主义。英雄主义对于民族精神的传递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一定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一定符合这个时代的某些要求。既然应时而生,所以一定拥有这个时代标志,这种标志就是时代精神。教材中的英雄主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某段历史的掌握,从而激发自己正能量的情感,达到在行动上与之看齐,在精神上与其保持一致的效果。

  例如,在高中的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屈原的《离骚》为例,这首辞之所以能够被所有人铭记就是因为它传递着民族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首辞从开始就以浓烈的情感感染人。学生们在学习这首辞的过程中也会被这首辞中的情感所感染,从而也产生一定爱国的情怀,这就是教材中英雄主义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的发展,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正面的人物对于每个学生都有启发作用,教材只是一个桥梁,它只是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具体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要依赖学生自己对于教材中英雄主义的理解

  2.思想道德的养成作用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容易,育人却不易。每一个人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心性也或有差异,学生们心性的不同,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小学课程就为学生们增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可见国家有多么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时刻的影响,间歇的引导。课本中"英雄主义"的增设,就补充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的方式。原有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充当监督者,在平时生活中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课本不一样,课本并不会告诉学生怎样做,但它却通过对那些英雄行为的赞扬来引导学生。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树立各种榜样人物,小的时候他们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那么随着他们的成长,在高中课堂上,他们已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行为,这种选择更多的是来自课本,毕竟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就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孟子见梁汇王》为例,孟子去游说诸侯,用"仁""义""礼"作为自己的依据,举出了不同的事例,最后使得梁惠王听从。学生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除了感叹孟子以外,还会学习到孟子所提倡的精神。学生们在这一课不但学会要富有一颗仁义之心,还学会要以大局为重,事事以"仁""义""礼"为标准,所以教材中英雄主义的影响也应该长期的进行下去。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发展不能忘本。因此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要确立正确的目标,以获得知识为快乐,以道德养成为荣耀。

  3.榜样行为的示范作用

  榜样,就是从我们的周围,找到最被认可的人物或者行为,并且加以赞扬,从而引导其他人看齐。学校课堂上,教师常常会用这种手段来激励一些处于班级成绩下游的学生,通过建立学习榜样,使学生们确立奋斗目标。学生们努力的掌握教材内容,不单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塑造学生的行为,因为教材始终都是主观的产物。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语文这门非常传统的基础学科,教材的编写者其实可选择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能够走进课本,进入语文课堂的内容都是经过教材编写者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教材编写者所选择的多是那些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例,当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走进课堂,就会对学生们产生影响。

  高中是人生中的摇篮,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和做人的能力。因此,教材内容不容忽视。教材中的英雄主义给课堂上往往能带来新的气息。以高中课本中的《记念刘和珍君》"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些都是出自鲁迅先生之手。学生们在这一课学到的是书本里面的英雄行为,学生们所欣赏的是书本中的英雄为了人民敢于同旧政府,旧官僚做顽强斗争人们的英雄行为。书本中鲁迅给"勇士"下了一个定义,那些勇士的行为就是学生们该学习的。学生们在这一课会也会给自己一个定义,当他们见到黑暗势力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出一样的勇敢行为。高中生的行动能力非常强,当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会付诸于行动,因而教材中的正能量对于高中生之后的行为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4.总结: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们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未来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之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之争。国家要发展就需要人才作支撑,因此教育非常重要。教材中的英雄主义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才,是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国家出力谋建设的恒心。教材中的英雄主义,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只是起到精神上的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人们以个人利益得失为判断标准的时期,年轻一代价值观的确立非常重要,因此教材英雄主义的影响必须持续下去。

  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中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